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正文

心经-心经解读-《佛陀,在你身边》6

作者:知网科技 日期:2014/11/26 12:07:19 人气:
标签:
 第三节枝末分裂
  
  佛教在根本分裂出“上座部”和“大众部”后,又从这两大部分裂出众多部派,在四五百年的历史中,古印度小乘佛教派系林立,学说纷起,构成了蔚然大观。
  
  首先,在“上座部众”中分裂出“说一切有部”,此部是上座部最具代表性的一派,它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此一派的论典颇多,是佛教教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学说,同时,它对后来大乘佛教“瑜伽”一系,法相唯识一宗的理论影响颇深。
  
  而原本的“上座部”则退到喜马拉雅山,称为“雪山部”。
  
  接着,从“说一切有部”又分出了“犊子部”,在佛陀在世时有“犊子外道”,后来皈依佛陀,此一派主张补特伽罗(我)和五蕴不即不离,实则是承认有生死轮回的主体。
  
  后来,从犊子部中又分裂出“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以及“密林山部“。其中“正量部”在一千年后的玄奘时期,曾与代表大乘唯识学说的玄奘法师有过激烈论战,玄奘若不是机缘所及,几乎败北。
  
  接下来,“说一切有部”中又分裂出“化地部”。此部主张“佛与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脱”,颇具大乘思想。
  
  然后,从“化地部”中分裂出“法藏部”,此部重视“咒藏”和“菩萨藏”,开了大乘密宗的先河。
  
  最后,在佛陀灭度四五百年的时期,从“说一切有部”中分裂出“饮光部”和“经量部”。其中“经量部”确立了唯识种子学说的起源,也有看做是后来中观一派的奠基着。
  
  与“上座部”相对的“大众部”,也有几次分裂。
  
  首先,他分裂出了“一说部”和“说出世部”,这两派,前者认为“一切皆空,唯一假名,都无实体”,后者认为“世间假名,出世间法皆是真实”。另有“鸡胤部”认为“阿毗达磨”(论藏及论藏的义理)是修学的最主要依据。
  
  第二次分裂,分出了“多闻部”,第三次分裂,分出了“说假部”,最后一次分裂,分出了“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
  
  以上基本就是古印度小乘佛教五百年间的大概的部派情况。怎样,不逊于百家争鸣吧。
  
  看着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分裂”,我不知道您是一个什么心情,我想告诉您的是,看似这么多的“分裂”,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古印度佛教的发展是十分蓬勃的,可以说,正是这一时期的百花齐放,才会有后来大乘佛教的兴旺发达。
  
  这一时期的古印度能人辈出,尊者云集,所以其论典层出不穷。其中有很多懂事我们用常理难以理解的。根据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记载:在早期的佛陀十大弟子中有个“议论第一”的迦旃延那罗陀尊者,他曾造大论达二百万余言,后因后代人类记忆力下降,而被删减为三十万余言。
  
  这位举世无匹的大罗汉可以说是阿毗达磨研究的先驱,又比如开创“大众部”的鼻祖“大天尊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论师。又比如声名赫赫的“四大论师”,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么多大德高僧,菩萨大士、大阿罗汉应世难道就是为了逞口舌之能,在这滔滔不绝的辩论吗?
  
  当然不是。
  
  那么这么多高人如此密集的出现,造成如此多分裂的目的何在?
  
  竟然仍是释迦牟尼世尊的“大慈大悲”精神!绕了这么打一圈,我们还是回到了佛教的本怀,那就是,对于众生的终极关怀。
  
  想要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四节小乘佛教
  
  在原始佛教中,佛陀用很多譬喻和故事阐述了佛教的大慈大悲,比如著名的“舍身饲虎”等在《贤愚经》中的记载,同时,在罗汉中间,这种效仿佛陀的奉献精神也是一个主旋律。
  
  被称为“高僧”、“罗汉”、“菩萨”的得道高人,不管他修为多深、学问多博、能力多大,最关键的一点,一定要有慈悲心。佛教讲“悲智双运”,佛教中慈悲心与智慧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否则,那就难称大德高僧,因为他完全背离了佛陀普度众生的本怀,佛陀斥责只求独善其身的罗汉为“焦芽败种”。
  
  根据记载来看,在早期的原始佛教中,已经有了很多大罗汉普度众生的实际事例。虽然在佛陀灭度后的四五百年间,小乘佛教是佛教的绝对主力,但这并不是说那个时代的佛教徒都是只求独善其身的“焦芽败种”,相反,那时候的僧人有着很大奉献精神,比如著名的“阿难尊者分身灭度”,以及很多罗汉用各种方便普度众生的事例,这种现象被后世大乘人称为“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
  
  我们中国人印象中一提到小乘佛教,就是那种“但求灰身灭智”的“自了汉”形象,我认为,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这多与我国大乘盛行有关,因为大乘对于小乘的批判的不遗余力的。
  
  其实,小乘佛教之所以如此腔调“根性”,强调学佛的艰难,是由他自己的原因和道理的。
  
  在那时候的古印度,一个教派想要生存,想要流传,要有信仰者和国君的支持,而要得到这些靠什么?靠高深的教义和沙门的能力。而高深的教义和沙门能力绝非易得。
  
  们前面说过,在古印度,宗教事业十分繁荣,除了佛教以外的教派他们的教义和沙门的能力非同小可,比如与佛教几乎同时建立的耆那教,至今仍在流传。佛教要想在这样激烈残酷的环境下立足和发展,必须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而这种情况下,并非小乘佛教徒不希望佛教广泛传播,也并非不希望立刻实现人人成佛,而是这种事情实在难以实现。小乘僧人们必须用被古印度人认可的“苦行”等方式获得世人的认可。
  
  一句话,小乘佛教的发展环境使然、社会使然,我们不要苛求古人,应该明白古人自有他伟大的地方。
  
  只不过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小乘佛教完全陷入了精密佛教理论的研究,而在世俗生活上却脱离了人间,所以,他逐渐的被大乘佛教取代,因为在那个时候大乘佛教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反过来说,让大乘佛教在公元一世纪前就在古印度出现的话,恐怕效果未必就会好,因为那时候人的认识和社会的开放程度未必就适宜大乘的发展。即使在今天,南亚各国信奉的仍是小乘佛教,我们认为至高无上的大乘佛教人家未必接受,而他们奉为至宝的小乘佛教,我们却看不上眼,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佛教各个宗派、各种学说之间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对机不对机,适合不适合罢了。
  
  佛教得以流传至今,并非哪一个宗派的功劳,也不是哪一种学说的威力,更不是某一位得道高人的能力,甚至不是佛陀一人能左右的。是什么?是亿万佛教徒前赴后继的奉献,是无数大德高僧以身示范的力量,是各种学说竞相发扬的作用,是无数罗汉菩萨永无休止利用众生的结果。
  
  罗汉说到底也是人,只不过他们是一群更加高尚的人。
  
  根据传说,在一场战争中,一名士兵要杀一位老僧人,老僧人让那士兵等一下动手,那士兵就停了下来。结果老僧人安静的坐在地上,一动不动,已经自行入灭了,在老和尚的眼角上还挂着一滴泪水。因为那老和尚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如果那士兵杀了他,究竟会有无穷无尽的恶报。老和尚为了不让那士兵遭到恶报,竟然效仿阿难尊者自取灭度。那莲花一样的心灵又有谁能看到?
  
  公元六十七年,汉明帝梦到“金人”说法,他心有所感,派人到西域迎取佛法,结果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华,翻译出最早的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并建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佛教传入了中国。佛教将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古印度佛教的将来又将如何。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五节东传震旦
  
  震旦,就是我们中国。
  
  说起来佛教传入中国,说法有很多,最流行的一种就是“汉明帝梦金人”的说法,据《后汉书》记载:汉明帝在一天晚上做了个梦,他梦到一个天神,那天神是个丈六金人,头上有光圈,从空中飞来,落在宫殿前。
  
  汉明帝一觉醒来,觉得这个梦在给他某种启示,于是他召集群臣询问。太使傅毅回答道:“陛下所梦到的神仙乃是西方的圣人,叫做浮屠。”
  
  汉明帝认为这是西域的浮屠在告诉自己,汉朝应该有佛法。于是他派使者出使西域,迎请佛法。结果在公元六十七年,梵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华,开始了佛教与中国的初次“亲密接触”。
  
  据说佛教来到中国后,被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所排斥,于是道士要求与僧人辩论比法,结果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辩论上彻底战胜道士,但道士不服,有要求比试法力,最后,双方达成共识,将佛经和道经都放入火中,结果道经全部被烧毁,而佛经则安然无损。
  
  当即,很多道士改投佛教门下,许多王公贵族也出家皈依佛门,为了安置这批中国最早的僧尼,汉明帝在洛阳兴建“白马寺”,同时,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翻译出《四十二章经》,至此,佛教与汉地的亲密接触基本完成,佛教在中国有了法脉,播下道种。千年以下,如今渗透到中国人各个领域的佛教由此开始了。
  
  佛教在中国广泛流传后,有很多牵强附会的伪经和相关记载出现,同时也有一部分是疑伪经和难以辨认的记载。
  
  在疑伪书《周书异记》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洛邑的江河泉池泛滥,大地宫殿全部震动,五色宝光贯入太微宫中。天空变色,城中香溢。昭王问群臣:这种现象是什么征兆?太史苏由向昭王解释说: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与本朝并无干系,此乃西方有大圣人降生,且这圣人所教化的道法将在千年之后传来吾国土。昭王听罢,命人将这件事情刻在石碑上以作记载,并埋于王城南郊。
  
  此记载的真假您可以自己判断,我们只想告诉您:佛教传播到汉地后,其发展决非一帆风顺,首先,她遭到了本地宗教道教的强烈抵制。
  
  但是,在早期道教与佛教的交锋中,道教根本不是对手。因为喜俭约的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教义理论比较朴素和简单,与烦琐的古印度宗教相比,立刻相形见拙,所在双方在辩论起来,道教徒往往会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另外,佛教对于道教这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教义可以说并不稀奇,在古印度的外道中,类似于道教理论的教派已经与佛教争论了几百年了。所以,本土道教在遭遇外来佛教时没有以一个宽容的态度接待她,而是妒忌的抵制,但是,自己却不敌。
  
  倒是不能被称为“教”的儒家,在对佛教问题上看似不温不火,其实占尽了优势。以至于佛教在以后不得不针对中国人好儒的特点进行变通和改革。
  
  同时,儒家对于自己的绝对自信或许也是一包容佛教的原因。当然,这仅仅是说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后来,伴随着佛教适应了中国的土壤,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时候,儒家就开始不那么包容了。这都是后话了。
  
  佛教传入了中国,但是,在这时以及以后几百年间,佛教的主力毫无疑问还是在他的故乡印度。全世界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就是在那,那么这块“圣地”又将要发生什么巨大变化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六节大乘初兴
  
  佛教传入了汉地,而在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佛教界却正在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大乘佛教的兴起。大乘又称“摩诃衍”,“乘”就是救度的方式,顾名思义,大乘相对于小乘有明显的开放性和普遍性。
  
  说起来大乘佛教的兴起并非偶然,早在佛陀时代的传说中,就有很多佛陀过去世的菩萨行。佛陀灭度后的数百年间,无数的落汗大士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有很多是在积极地广利群生,学习佛陀的大慈大悲。但总的来讲,小乘佛教毕竟不是将“度尽众生”当做最迫切任务。小乘佛教的目标是“灰身灭智,修成阿罗汉”,而大乘佛教的目标则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单从两者的胸怀和追求来看,大乘毫无疑问比小乘更宽广伟大。
  
  但是,宗教毕竟是要实践的,大乘的目标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太过于虚无缥缈,那样的终极愿望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实现,人们等不及,人们坚持不了,人们不太相信。
  
  小乘佛教抨击大乘很主要的一个理由就是“大乘之说浮华不实,虚无缥缈”。
  
  小乘与大乘的争论在古印度十分激烈,我们中国之所以出现大乘一统天下,少有支持小乘者也是有深刻原因的。佛教传入中国的时期正是古印度大乘开始勃兴的时期,而儒家的“兼济天下”思想,更是大乘佛教盛行的肥沃土壤。有个佛教故事,过去有个大和尚,他和一个小徒弟一起走在郊外,一开始小徒弟走在大和尚后面,走着走着,突然,大和尚让小徒弟走在自己前面,两人继续走,不一会,大和尚又命小徒弟走在后面,小和尚不解的问师傅:“师傅,您一会让我在前面,一会让我在后面,这是为啥呢?”
  
  小和尚不知道,他师傅已经征得了“他心通”的能力(就是知道别人心中的想法),大和尚对徒弟解释道:“一开始你心想:好好念佛,将来解脱了就好了,这个心量太小,所以我让你走在后,后来你心中想将来有了道行要帮助很多人解脱,我赞叹你的发心,于是我不敢走在你前面,就让你走在前头,可不多时,你心中又想,世上这么多人哪能帮的完呀,还是自己赶快解脱比较保险。我看你不再有菩萨心,于是就又让你走在我的后面了。”
  
  这就是中国人的大乘思维。
  
  中国人有着高尚的情操和高超的智慧,这两者兼容正是佛教“悲智双运”的最好发展群体,所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是幸运的。如今的普陀山,有一座“不肯去观音院”,据说唐咸通年间,有为名叫慧锷的日本和尚来到中国,他学成佛法后要将观音大士的法像带回家乡日本,但是,途径普陀山,突然狂风大作,行浪滔天,一连数日,慧锷心领神会,他对天问道:“观音大士,您如果不想去日本,我可以在此建寺院供养您”,他话音刚落,立刻风平浪静,晴空万里。于是,就有了“不肯去”的美丽传说。
  
  我们以应该庆幸自己今生能生在中国得以听闻佛法。
  
  中国如此,但古印度却不一样,古印度人毕竟已经先入为主,他们最先接受的教义是小乘教义。于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大乘论师与小乘僧人之间激烈、残酷而精彩的论战此起彼伏。
  
  大乘学说其实有很大部分是来源于小乘,在公元一世纪之前的一段时间,小乘佛教中出了许多有大乘思辨的高僧,他们著书立说,将佛教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在公元一世纪出世的龙树菩萨更是将大乘佛教彻底确立,从而形成了如今在东亚盛行的大乘佛法。我们与大乘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
  
  龙树菩萨的应世佛陀授记在《楞伽经》,大乘佛教在东亚的盛行佛陀也在《大般若经》中有开示。
  
  那么大乘佛教的到底是如何兴起的?龙树菩萨有事何许人也?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七节中观瑜伽
  
  说起来古印度大乘佛教的兴起,与小乘佛教的发展密不可分,正是小乘佛教理论的逐渐完备和缜密,使得大乘佛教有了发展的契机,另外,以婆罗门为首的外道一直在抵制和压制佛教,也使得佛教更加迫切的需要改革和创新。
  
  小乘论师中,后期的马鸣、世友等论师已经有了明显的大乘思辨,比如世友尊者曾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中出现,说是:“我顾无学,其犹涕唾,志求佛果,不驱小径”,这就是典型的大乘精神。
  
  正是这些论师的贡献,才有了后来龙树菩萨将大乘佛教发扬光大。牛顿说他的伟大是因为他站在巨人肩膀上,佛教也是如此。
  
  龙树菩萨出生在古印度南部的毗达婆国,他的具体生卒年已经不详,一般认为他是公元150至公元250年之间的人物。(具体事迹参阅《佛陀,在你身边》外传之《从超级古惑仔到一代宗师》)
  
  龙树菩萨继承和发扬了早期的大乘典籍,加以整理,并形成了他的“般若中观”思想。
  
  他提出“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的中道观,并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这种“性空缘起”的学说,奠定了古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的基调,是佛教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的学说直接促成了后期大乘佛教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禅、净、天台、华严、三论、法相、律、密大乘八宗尊奉龙树菩萨为共同祖师,号称“八宗共祖”。
  
  对大乘学说影响至为深远的《般若经》是最早出现的大乘经典之一,这部佛经我国译者颇多,最著名的有鸠摩罗什和玄奘的译本,一般认为,玄奘所译最忠于原著,最贴近原著。以《般若经》为代表的“般若”思想,令佛教显得与众不同而熠熠生辉。
  
  我们在之前有一章专谈般若,那里所说的般若,正是起源于此时。您如果想要彻底全面的了解般若为何物,我建议您可以参阅六百卷玄奘所译《大般若经》,而如果您没有条件做到,也可以专心参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这部《心经》是对般若的高度概括,是浓缩精华。
  
  为什么要精研“般若”?因为它是把我们领到“彼岸”的不二法门。
  
  大乘佛教在般若思想的带动下,衍生出一系列法门和学说,铸就了不朽的传奇。
  
  在古印度大乘佛教形成初期,最具影响力的学说就是龙树师徒所创的“中观学说”。
  
  在龙树菩萨和提婆尊者之后,佛护、清辨、月称等论师更是将中观一脉发扬光大,流传异域。古印度中观一派形成并流行于公元一世纪之后。
  
  直到公元四世纪,唯识学说的兴起,形成了与“中观学说”分庭抗礼的“瑜伽行派”。
  
  古人有言:“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可以说,“中观”和“瑜伽”是大乘佛教的两大基流,一切学说和宗派莫不起源此两种流派。
  
  如果说中观是破一切执着的“空宗”,那么瑜伽就是深入研究万物,以此来剖析人心与万物之间的关系的“有宗”。
  
  “空”“有”二宗的争论早在小乘佛教时期就有着激烈的争论,到了公元四五世纪,大乘佛教也因为空有的关系而产生了分歧,所以,在公元四世纪前后,以无著和世亲为带表的大乘论师,独树一帜的提出“非有非空、真空妙有”的理论,破斥“一切皆空”的偏空思想。他们以《解深密经》为根本依据,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论典,造论立说,终于在中观之后,形成了对佛教影响同样至为深远的瑜伽,又称“唯识”。
  
  在之后的数百年间,大乘佛教除了和古印度的各种外道、小乘佛教争夺阵地以外,大乘佛教内部“中观”和“瑜伽”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们的公元四世纪鸠摩罗什大师所创的“三论宗”是中观一系,公元七世纪玄奘大师所创的“法相宗”是唯识一系,可见古印度佛教的发展与中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比如有流言说玄奘回国取得很高的地位和皇室的支持后,曾迫害过一位梵僧,最后那名僧人不明不白的在南方死去,为此,一生圣洁的千古高僧玄奘为我们留下一个很大的不解之谜,如果传言是真的,玄奘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位僧人?我不敢妄自揣测一代先贤,我只能这样说,假设那个传言是真的,答案恐怕也不难搞懂。记载表明,那名梵僧是中观一系的僧人,而玄奘在印度留学十余年,耳濡目染,中观和瑜伽的争斗也许延伸到了中国。
  
  同时我们要明白,佛教所说“空”“有”其实并不矛盾,中观的“空”并不排斥“有”,唯识的“有”其内涵就是“空”,这一点是大多数高级的中观和瑜伽论师都明白的,身为瑜伽行派嫡传的玄奘就曾学习过中观,并造过中观大论,可惜没有流传下来,这说明中观和瑜伽从本质并不矛盾。
  
  您可能会问,既然不矛盾,又都是姓“释”的,为什么还要争论,有时候甚至是你死我活?我想这个问题用金庸老先生的“剑气二宗之争”来理解是在合适不过了,都是同门同种,也都明白互相不可分割,但是争斗却偏偏难以停止。
  
  中观和瑜伽的争论在公元八世纪后,被另一个佛教的大流派所掩盖,这个大流派是什么?对它的疑义又是为什么?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佛陀,在你身边》外传《从超级古惑仔到一代宗师》
  
  链接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37280.shtml
  
  第八节密教之疑
  
  中观和瑜伽的理论是佛教历史上具代表性的理论,她们交相辉映,并被后人发扬光大。
  
  唯识学说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无著、世亲等大论师,据说无著尊者证得法光定,请弥勒菩萨讲经说法,记录为《瑜伽师地论》,世亲尊者号称“千部论主”,著作等身。这两位公元四世纪左右的伟大论师,奠定了法相唯识学说的基础。
  
  相对于“空”宗的中观学说,瑜伽行派认为“唯识无境,万法唯识”,并立五百位法,将世间万物、万法归纳总结,剖析梳理,最后归于八识。
  
  这种极具开拓进取精神的学说为佛教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佛教得以在古印度异说云起的环境下保持风骨,屹立不倒。
  
  但是,当中观和瑜伽在公元八世纪前后难有发展,后代论师只是在原有理论上反复论证,而提不出更新的理论时,佛教理论陷入了停滞,并且,开始被异教渗入。
  
  这一时期,古印度的佛教内部出现了“密宗”,或者说,佛教开始了密教化。
  
  在说密教之前,有两点需要说明。
  
  一是佛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简略说明,那就是“如来藏缘起思想”,如来藏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如来清净法身,是成佛做祖的依据。
  
  其实佛陀在世的时候,他极少提及如“最终的真实”“宇宙的真理”这类问题,他所说的识也多局限于六识,而少说八识,还记得前面佛陀斥责那个问他宇宙真理的人吗,佛陀反对人们追求虚假的真实(就是人的意识心描绘出来的那个所谓的“真实”的概念)。
  
  但是在唯识学说从六识发展到八识学说,将世间万法归于八识心王,归于根本识阿赖耶识,那么如何“证得佛果”这个重大问题必须解决,唯识家是怎么解决的呢?那就是将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统一起来,他们提出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相互辗转,本质相同,非一非异。
  
  再有,就是在公元七世纪后,古印度遭到穆斯林的攻击,全印度社会严重倾向于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印度教,佛教备受影响。
  
  正是在理论上和社会上的机缘,导致古印度佛教被密教化。
  
  密宗融合了中观和瑜伽的理论,肯定“转识成智”理论,依据如来藏思想,提出通过“手印、真言、观想”的“三密相应”,修炼“无上瑜伽”,就可以实现“即身成佛”。
  
  密教思想在古印度迅速蔓延,以至于很多中观瑜伽派人也都纷纷学习密教。我们的玄奘大师在中印度那烂陀寺学习时也接触了密教,回国后的翻译工作提出了“秘密不翻”的原则。玄奘所翻为“杂密”,后来所谓的“唐密”称为“纯密”。
  
  这里说明一点,密宗十分重视咒语,而我们追根溯源,早在佛陀时期,佛陀就不提倡僧人依靠咒语维持生计,在《阿含》类经典中,佛陀明确表示,过分依赖咒语是“邪行”,佛教徒应该端正身心,不应该靠鬼神怪力祸害世间。
  
  密宗对于咒语的重视应当是受到古印度异教的影响才会如此。当然,如果佛教徒将咒语融入般若,大悲心为根本,那么也并不是说佛教就不能有咒语,《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悲咒》、《楞严咒》也是有的,毕竟“一切法皆是佛法”,若有佛法包含不了的法,那么佛法就不是无上法。
  
  在杂密之后,被称为“纯密”的密宗由金刚智、善无畏带到中国,形成了鼎盛一时的“唐密”,但是在“会昌法难”后,汉地密宗法脉断绝,不复存在。
  
  但密宗在古印度却仍然继续发展,可以说,后期印度佛教的主流就是密教,在公元九世纪前后,印度佛教继续衰微,随后更是与印度教的性力派融合,重视“双修”,称为“左道密教”,此派密教传入西藏,并逐渐形成了“藏密”,俗称“喇嘛教”。
  
  佛教的故乡,印度,到十二世纪末,印度佛教已经被异教理论蚕食殆尽,面目全非。直到十三世纪初,穆斯林攻破印度,大肆屠杀僧人,烧毁寺院,毁灭佛经。
  
  终于,古印度的佛教在内力和外力双重作用下,彻底被败坏毁灭。显赫一时的灿烂文明从此断绝,佛教的故乡不再有佛教踪影!
  
  我们即使在数百年后的今天追思这段历史,仍然充满了唏嘘和嗟伤。
  
  那么佛教从此消亡了吗?没有!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九节法脉未绝
  
  推究佛教在印度消亡的原因,无非是内因和外因。
  
  内因就是继瑜伽中观之后,佛教教义更加深入的与婆罗门和印度教合流,大量的引入外道思想,形成了密宗,因为重视咒语,又称“真言宗”,并自称“金刚乘”。其实在部派佛教早期,咒语的作用就是存在的,还是那句话“一切法皆是佛法”,没有佛法包含不了的发,正如我们中国佛教与儒家的融合,这都是世事所需,恐非人力所及。在密宗形成系统的学说之前,直到密教盛行的最初阶段,密教并没有使佛教陷于没落和衰亡。所以,密教的兴盛恐怕不是毫无道理,记不清是哪位当代僧人在写佛教史的的时候评价密宗说“密宗的产生是十分突然的”,这个观点我认为有失偏颇,密教的形成和产生是有漫长的过程和深刻的历史原因的。密宗作为佛教历史上一个存在上千年的宗派自然有他成名和存在的道理,它在当是古印度残酷的大环境下,不得不做出这样的让步和改进,目的也是为了佛教更好的生存。虽然这种让步是因为佛教界人才逐渐凋零,提不出新式有效的学说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是在佛教内部。但这毕竟不失为一个办法,一个权宜之计。而且从效果来看,早期他们做到了,并且是成功的。
  
  只不过,在公元八九世纪以后的时候,印度密教的发展轨迹出现了不可理解的现象。“权宜之计”变成了“长久之计”,佛教的理论发展丧失殆尽,僧人们固守着前人留下的理论去反复论证着各种古怪荒诞的咒语,印度佛教俨然要变成一个四不像的宗教,他已经丧志了活力,落在了印度教和婆罗门教的后面。
  
  相反,印度教和婆罗门教却大胆创新,引进佛教理论,拉拢信徒,日益壮大,更加排挤了佛教的生存空间。
  
  直到公元十三世纪,伊斯兰的入侵更是推波助澜的将印度佛教灭亡了。其实说实话,如果当时的印度佛教已经变成那个样子,它的灭亡未必是坏事,因为那样的“佛教”恐怕已经难称佛教了吧。
  
  公元前178年,古印度巽伽王朝灭佛,史称“中印法难”,曾经佛教最繁荣的中印度,法脉几乎断绝,但是由于当时印度佛教界能人辈出,理论繁荣,终于使得佛教能够再次崛起,并发扬光大。但是公元十三世纪的劫难,由于印度佛教内部已经丧失了活力,他无法实现复兴了。
  
  密宗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经历了十分短暂的繁荣,随后也销声匿迹,归于败亡,这恐怕与中国的“土壤”有莫大的关系,正如古印度文明灭亡了,但中华文明却顽强的延续下来,这就是族群“主观力量”的作用。
  
  佛教在印度灭亡了,但在中国却蓬勃发展,而且达到了即使是印度也没有达到的庞大规模。
  
  在成书于三世纪的《三国志》中就记载了关于佛陀的内容。
  
  在汉代之后,魏晋时期,“般若性空”思想的传入,正契合中国人喜简约,好谈玄学,一切虚无的爱好,于是在中国迅速传播,开启了佛教历史的新篇章,在印度消亡的佛教,注定要在中国大放异彩。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节人类脊梁
  
  当十三世纪伊斯兰灭佛之后,当时印度佛教中心超戒寺的经论,大多数转移到西藏,僧侣也多入藏避难,所以,藏传佛教受到后期印度佛教的极大影响,是后期印度佛教的继承者,所以,它必然是以密宗为主的。
  
  另外,佛教在汉地流传至今已逾两千年,两千年来,无数的虔诚教徒,无数的大德高僧,为了佛教,为了信仰,为了理想而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法门寺的佛骨舍利。
  
  据说在文革时期,疯狂的红卫兵杀进法门寺,捣毁佛像,殴打僧人,寺中大多数僧人早以远避他方,唯有大和尚良卿法师孤身一人住持寺院,维持着破败的伽蓝,而当时,年届七旬的他只有默默地看着眼前的惨剧,无能为力。
  
  但是,当红卫兵们无可抑制的疯狂,要扒开寺院的地板时候,震撼人类心灵的一幕出现了。
  
  老和尚双目含泪,将供奉佛陀的油浇在自己身上,然后点燃了自己。烈火中,老和尚俨然打坐,默念佛号,熊熊烈火吞噬了一代高僧的躯体,也吓走了被魔咒冲昏头脑的暴徒。
  
  直到前不久,世界上唯一的佛指骨舍利在法门寺下被发现!
  
  一位禅宗祖师,打坐出定后,他默默的告诉自己的弟子们,下辈子我要转生为山下的水牛,去度化畜牲。一代高僧,可以自由选择生死,他不选天上福报,不选帝王权势,也没有选择豪富之家,甚至没有选择人身,而是投身畜生道,为了实践度尽众生的誓愿而游步三界。
  
  信阳灵山寺,他们的大慧禅师,曾支持共产党,救过李先念,结果被当地反动派发现,要执行枪决,行刑时,刽子手的子弹怎么也伤不了大和尚。原来老和尚已经证得了金刚不坏身,子弹是杀不了他的。
  
  这时两个刽子手跪倒哀求道:师傅呀,求您发发慈悲让我们杀了你吧,否则我们就要被上头治罪了,我们家里的人还吃饭呀。
  
  大和尚悲从心生,他长叹一声,慷慨赴死。
  
  东晋高僧游学印度,学习佛法,为佛教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又有谁知道,他远离故土,孤身一人,身处异乡的落寞寂寥。他在《佛国记》中道出了自己身处异乡的的心声:“法显去汉地积年,所与交接悉异域人,山川草木,举目无旧,又同行分析,或留或亡,顾影唯已,心常怀悲。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供养,不觉凄然,泪下满目”,读来不禁令人心酸。
  
  鲁迅先生论及这些大德高僧时,高度评价道:“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这就是中国的佛教之一斑。
  
  不了解中国佛教史的人,就难以称得上完全了解中国历史。因为中国佛教史与中国历史息息相关,血肉相连,可以说历朝历代,都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
  
  要说中国的佛教史,咱们就从最符合中国人口味的“般若性空”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说起。
  
  般若传入中是在魏晋时代,那时候的中国喜玄学,尚清谈,这就与“空”宗有了共鸣。正是这个良好的开端,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群众基础。虽然前文我们说过,早在汉明帝时期佛教就已经正式传入中国,但是,佛教在中国真正的发展确实是在魏晋之际。
  
  佛教的传播,使中国的道士、儒生开始步入佛门,从而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佛教的先河。
  
  这一时期名僧高人辈出,著名的有鸠摩罗什、佛图澄、释道安、安世高、支谦、竺法护、慧远、法显等人。
  
  在论述印度大乘的时候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发展与印度佛教息息相关,所以,公元四五世纪这一时期中国佛教的主流就是般若空性的流派。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一节中国佛教
  
  在魏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佛教与儒、道各派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在争论过程,也存在着互相学习和融合。
  
  这一时期的中国佛教更加具备中国特色。首先,因为般若思想的广泛传播和深入,衍生出了中国自己的佛教思想;另外,各种各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戒律和情况出现,比如“不食肉”;另外,在佛经翻译和经典流传上,也有了新的景观,比如石刻佛经开始盛行。
  
  在这一时期,有很多可以大书特书的故事和轶事,但在此,我无意再次去强调佛教徒一贯的作风,我只想说三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因为这三件事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一是涅槃学的盛行,随着《大般涅盘经》在中国的传播,涅槃一系在中国佛教的地位日益显著,正如魏晋时期的般若系思想,这一时期涅槃学是主流。“一阐提亦可成佛”,“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是这个时代关于佛性的争论和涅槃学说繁荣的缩影。
  
  第二是梁武帝萧衍以及他对佛教的影响。萧衍使中国佛教历史上著名的护法王,他一生笃信佛教,与佛结下甚深因缘,在他的大力扶植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关于萧衍一生的功过是非,历来众说纷纭。一部分佛教徒认为萧衍是以为了不起的护法王,而另一部分则认为萧衍错解佛经,犯下了重罪。关于这位萧帝王的传说也很多,比如观音菩萨度他的爱妃,他制定了中国佛教徒坚决不食肉的规定,他和达摩祖师的论道结果话不投机。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可以说他是一位佛教界的“明星”皇帝。
  
  佛教徒在历代帝王面前往往拿他做正面教材。但是,也有反对佛教者用萧衍做反面教材,比如后来唐代出现的以韩愈等人为首的辟佛运动,他们说:萧衍虽然一生护持佛教,但最后却落个悲惨结局。试图以此来抨击佛教。
  
  其实,我认为过分的宣扬和过分的诋毁萧衍都是不明智,也是不客观的。客观的说,萧衍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在主观上确实积极地努力了。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凡夫帝王,并非大圣,所以,用他的作为对佛教的判断也是片面的。
  
  这里再点一下韩愈,这位仁兄作为唐朝极力排佛者,后来失势被贬,而讽刺的是,这位当初摇旗呐喊,欲灭尽佛教而后快的大诗人最后被一位高僧感化,不但不再反对佛教,反而虔诚的学习佛法。
  
  第三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两次法难,导致了“末法思想”在中国的开端,由此引发了“石刻”佛经佛像的大规模开展。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运动,仅北朝就有两位。这两位的灭佛运动前者是在长安一代迫令沙门还俗,捣毁佛像经卷,后一位是迫令道士和僧人皆还俗。
  
  应该说,这两位“武帝”的灭佛规模和影响不及后来的那“一宗一武”,但体现了一个很重要问题,那就是印度传来的佛教与中国本地的宗教的兼容问题,还有就是与中国社会的兼容问题。灭佛运动未必就是统治者没事找事的去消灭佛教,之所以灭佛,是因为佛教与社会,与其他宗教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灭佛运动只会愈演愈烈,佛教最终将难以在中国生存。
  
  这里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佛教与道教儒家的矛盾,以及等人不从事生产,免除徭役,享有特权与生产者的矛盾。
  
  前者在南北朝直到隋唐前期,佛教与道教、儒家不断融合,出现了一大批“有佛教特色的道家经典,有中国特色的伪经,有儒家风味的佛典注释”。佛教的发展越来越中国化。
  
  后者在唐朝中后期禅宗的横空出世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顿悟成佛”的思想和“禅耕并重”的生活方式,为佛教最终扎根中国,繁衍生息,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魏晋南北朝这段时间中国佛教开始步入成熟,形成了具有社会性的宗教,开始为各个阶层和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信仰。为后来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步入了巅峰打下了基础。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二节末法时代
  
  中国的佛教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历练后,终于步入了隋唐时期的鼎盛,这一时期的中国佛教,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点,强大统一的隋唐中国,历代帝王对佛教大多是护持提倡的态度,因此,佛教得以同中国一道达到它的辉煌时刻。
  
  隋唐时期,从隋文帝开始,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数代帝王对佛教礼敬有加,大力扶持,直接促成了“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禅宗、密宗、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八大宗派的开宗立派,形成了中国佛教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场景。(见《佛陀,在你身边》外传之《中国佛教八大宗派概述》)
  
  与此同时,中国佛经的翻译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为人类翻译事业,为世界闻名的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译经家“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真谛”至玄奘达到了最巅峰,古往今来翻译家无人能出玄奘者,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与唐太宗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但到了唐朝中页以后,尤其是唐武宗灭佛,“会昌法难”以后,中国佛教各宗派趋于衰落,伴随着佛教典籍的遗失,佛教人才的凋零,中国佛教在经历了隋唐盛世以后,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
  
  各大宗派除了禅净二宗因其超强的适应能力,仍然保持着它的活力以外,其他各派终于因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归于败亡。在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的灭佛运动更是给了佛教沉重的打击,中国佛教终于在经历了辉煌后一蹶不振。
  
  后来的唐宋元明清数代,其理论再也难以超越唐朝的巅峰时期,佛教的发展基本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缝缝补补”,再也没有更强有力的声音唤醒世人对佛教的关注。虽然历代僧人和佛教徒不遗余力的希望重振佛教盛世,但是很遗憾,虽然数百年间有很多得道高人,也有护法帝王,也出现过短暂的繁荣,但是佛教中兴的理想最终没有实现。
  
  直到民国时期,伴随着西方思想的强行灌入,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那个新思想新思潮大爆炸的时代,古老而浑厚的佛教,在蛰伏数百后终于发出了雄浑的呐喊。
  
  甚至有人认为:当时能够与西方哲学思想抗衡的中国思想,只有佛教的唯识学说。
  
  民国时期的僧人和佛教徒如太虚、欧阳竟无、熊十力、印顺、虚云、韩清净、印光、弘一等人都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希望振兴佛教。佛教理论,尤其是唯识一系学说,出现了短暂的复兴。
  
  但是,这一情况伴随这社会动荡,也仅仅是昙花一现。
  
  现代佛教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佛教毕将迎来她的春天,在今天中国国力飞速提升,世界地位日益提高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复兴指日可待,中国的文化思想应该是与这个大国成正比的,中国的佛教思想必然是光辉夺目的一颗明珠。
  
  佛经有言:佛法所及国泰民安。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五章法义略说
  
  第一节折服刚强丈夫行
  
  释迦如来三大阿僧祗劫的精进苦行,两千五百年的传承,无数仁人志士的奉献,难道只换来如此落拓的场景?不,不会,一定不会,绝对不会的啊!
  
  末法只不过是众生的末法,菩萨心中从来没有末法,他们披宏誓铠,舍清净果报,入娑婆恶世,历尽艰辛,用世人难以想象的慈悲、智慧、威神护持佛法,普度群生,为报佛恩,他们在世界上每个角落与诸魔共战。
  
  什么是菩萨行?不是软弱的一味谦让,不是迂腐的只懂念佛,更不是无知的盲从迷信。
  
  世界在变,社会在变,族群在变,甚至佛教本身也在变,但是,菩萨们的心从来没有变,他们是宇宙的精英,他们是人类的奇迹,他们是世界支柱!
  
  我这么说绝对不夸张。
  
  菩萨们在任何方面都超越诸魔、外道、凡夫,行菩萨道的菩萨们明确的告诉他们:无论干什么,你们不行!
  
  论智慧,佛教理论天下第一,唯识学说独步古今,玄奘大师用毫无争议的一览众山小告诉当时和现在的哲学家们“搞这一套,你们不行”!
  
  论能力,佛教徒更是天下第一,释迦如来孤身证道,开阐大教,历代高僧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诗人、思想家、教育家、武术家、医学家等等应有尽有,数不胜数。
  
  论意志,佛教徒无可争议的是人类的奇迹,求法僧们舍生忘死、远行他国,证法者披肝沥胆、弃国捐家,“立雪断臂、顽石点头”,每一刻都足以令世人荡气回肠。
  
  具有正见的佛教徒能够舍弃世人难舍,能行世人难行,能忍世人难忍,能成世人难成。所以,真正的佛教徒是天人之目,大丈夫行,人中芬陀丽华,世间最为珍奇。
  
  那些左拥右抱美女的人认为自己很男人,其实错了,能够将自己从这种诱惑中解脱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佛教徒都是人,他们必然有七情六欲,他们舍弃情欲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基本的生理需求,三十二种大人福相其中一相叫做“马藏阴相”,佛陀是最强壮的男人,他在出家前有三千后宫美女供他享乐。佛教规定,生殖器官有缺陷,性能力有问题的男人是不允许出家的,因为那样有损威仪。
  
  但正是这些身体健康,强壮无比的男性青年,他们能够做到远离美色等一切诱惑。
  
  当这些圣洁的大比丘僧结跏趺坐时,你会想到什么?那就是至高无上,人神共赞的大丈夫行!
  
  因为一切魔众、外道、凡夫做不到,佛教在明确的告诉你们:你们不行,因为你们做不到!
  
  释迦牟尼世尊过去世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佛经。后代僧人刺血书经者前赴后继,用身体供养佛法者不计其数,舍命捐躯无边五遍佛法面前,难有不低头者。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
顶一下
参与讨论
姓名: 验证码:看不清楚,换一个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

软件开发: 15838307519(司经理)

网络营销: 13676968269(王经理)

网络建设: 13073737771(郭经理)

24小时服务电话: 0371-56683330

了解更多APP开发

+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