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正文

心经-心经解读-《佛陀,在你身边》5

作者:知网科技 日期:2014/11/26 12:06:30 人气:
标签:心经 心经解读
  第十一节西方极乐
  
  提婆达多他说服了一些曾经追随他的释迦族人和一些入道较晚的比丘,公然提出分裂僧团,自立门户,与佛陀分庭抗礼。
  
  这批人跟随提婆达多制定了自己的教义和戒律,应该说,这个“新佛教”比释迦牟尼的佛教戒律更加严格,教义更加吸引人。提婆达多利用这些优势到处兜售他的理论,希望得到国王和贵族的支持。
  
  但是,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频婆娑罗王作为佛陀的护法弟子,坚定的站在佛陀这边,他不接受提婆达多的教义。于是,提婆达多就去蛊惑频王的儿子“阿阇世”太子,他说:你的父亲老眼昏花,早就应该把国家让给你,但他不给,他不爱你。你想一想,你十岁那一年发高烧,差点烧死,你父王可是没有看你一次,还把你关在地窖里,可见你的父亲是盼着你死呀。
  
  阿阇世被提婆达多邪法所惑,他鬼迷心窍的发动政变,将自己的亲生父亲囚禁在地窖里,不给他吃喝,要活活饿死频王。
  
  频王作为一名虔诚佛教徒,他此刻自然想到求救于佛陀,佛陀知道了频王的呼救,于是派目犍连去安慰频王。目犍连施展神通,来去自如,无人能治。
  
  频王的妻子,阿阇世的亲生母亲听说丈夫被儿子囚禁后,痛不欲生,她质问阿阇世:“你这个畜生,犯下弑父重罪,还有脸活着吗?”
  
  阿阇世理直气壮道:“母亲,这是你别管,父王在我幼年生病时对我不管不问,还把我关在地窖里,我今天要报仇。”
  
  频王后听到这话后错愕不已:“你在说什么?你那次生病你的父王一直陪伴在你身边,你忘了吗?”
  
  母亲的话令阿阇世一下子震惊了,曾经的那一幕幕重现在他脑海里。他脱离了提婆达多的邪术。
  
  这时,释迦牟尼佛率领大比丘们足不履地,从空中而来,频王在地窖中竟然清楚的看到了虚空中的佛陀,他惊喜交集,拜倒在地上:“慈悲的佛陀,我因为什么罪业有了这样的逆子?我感到这个世界太污浊,太可怕了,求您为我说法,让我心灵安宁,得到解脱。”
  
  释迦牟尼佛随即宣说了旷古绝今的一部经典《佛说观无量寿经》,即是西方净土法门。
  
  这个法门在古印度的发扬光大应该是源于龙树菩萨,在中土形成规模应该是始于东晋慧远的庐山“结社念佛”。
  
  不了解佛教的人,把西方净土法门当成一个传说,学佛浅的人讲西方净土法门当成是浅显的教义,只有大智慧大福德的人才能体会这个法门的殊胜。
  
  经典说:有人念佛毛发倒竖、眼中流泪,则此人是过去信佛念佛之人,非是凡夫。
  
  频王和阿难等人听完佛陀宣讲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功德后,纷纷表示,愿意一睹弥陀世尊的尊容。
  
  结果空中光明显赫,日月隐匿,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从空中显现,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美妙也都一览无余。
  
  与会大众莫不欢喜,纷纷礼拜弥陀,愿意求生西方。
  
  后来,身犯五逆十恶的阿阇世太子也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而且他的果位还不低。
  
  大乘佛教兴起后,十方诸佛的教义才日益加深。但实际上,您如果留心一下,在早期的《阿含》类经典中,也是有关于十方世界十方佛的说法,这说明在佛陀时代就有了类似于西方净土的信仰。
  
  这与佛陀至高无上的教义并不违背,佛与佛平等,佛与众生平等,阿弥陀佛成佛的功德之一就是“十方诸佛赞叹”,十方佛都会宣说赞叹西方净土法门的。
  
  为什么我要把净土法门(念佛法门)单列一节?
  
  我想告诉您:想了解佛教吗?想学习佛教吗?想深入佛教吗?想获得心中追求的东西吗?想窥见最终真理吗?
  
  念佛吧!
  
  其实佛陀在他讲经说法的中期宣说了西方极乐世界法门,实际上在他成佛后宣说的第一步经典《华严经》中就有了西方净土法门,包括后期经典《妙法莲华经》,这说明净土信仰与“无常无我”等教义一样,是贯穿佛陀时期始终的。是符合佛陀本怀的教义。
  
  西方净土法门的宣说是佛“无问自说,威光最盛”的法门,说明这个法门最能彰显佛教的根本目的,那就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终极大愿。
  
  西方净土法门就是佛陀对众生的终极关怀,他体现的大慈大悲的菩萨乘精神才是净土法门的真正精髓,当然,这个奥义只有您真正降生在极乐世界的莲花中才会真正体会到。
  
  提婆达多的傀儡被挫败了,皈依了佛门,那么提婆达多又将有什么动作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二节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见到阿阇世皈依佛门,自己的阴谋败露,信徒纷纷离开了他。于是他心生毒计。
  
  他在佛陀经过的路上放出了五百头醉象,结果被佛陀制服;他还一拳打死斥责他的比丘尼“莲花色”;并在佛陀必经之路上投巨石要砸死佛陀,结果都没有成功。
  
  气急败坏的提婆达多最后恼羞成怒,他决定要和佛陀同归于尽,于是他在十个指甲上涂上剧毒,表面说要在佛前忏悔,其实要伺机暗害佛陀。当他拜倒在佛陀脚下假惺惺的忏悔着自己的业障时,佛陀一言不发,突然,提婆达多双手猛地扑向佛陀的双足,他猛的扣了下去。
  
  提婆达多没有想到,佛陀的双足就如金刚石一般坚硬,他的极度没有伤到佛陀分毫,自己却因为剧毒流进手指而一命呜呼。
  
  当他临死前,地上裂开一条大沟,提婆达多亲眼看到了地狱的惨景,他心生恐惧,立刻至诚忏悔,因此忏悔功德,他死后虽然身处地狱却安然快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那条大沟的存在,即使到今天那里还是一个旅游景点。
  
  提婆达多的一生就此结束。
  
  如果我们单从佛经来看,提婆达多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配角。他太弱了,他用的伎俩和他的能力并没有被世人看到,这样的一个人又能对佛教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但实际上,提婆达多绝非善类。《大唐西域记》就说:提婆达多的教派在一千多年后(唐朝时期)仍然香火不断,信徒众多,他的后代信徒自称沙门,礼拜诸佛,唯独不拜释迦牟尼佛。
  
  一个可以流传千年的教派恐怕并不是一个只会用低级伎俩的角色吧?在佛教经典中,提婆达多被有意无意的扭曲,贬低是在所难免的,这并不是诋毁佛经,因为这样的记载在两千五百年前的人类记载习惯是必然的结果。
  
  可以说,在小乘佛教中,提婆达多是个彻底的大反派,永世不得翻身。但是,当大乘佛教兴起后,这个情况改变了,而且是一百八十度的扭转。
  
  提婆达多的“真实身份”被道破:他原来曾是释迦牟尼的老师,是一位古佛,他之所以示现大反派与佛陀作对,是为了现实世界的需要,是为了佛教更贴近现实,使佛教与我们的真实世界吻合。这么说您如果理解不了,不妨这样说,提婆达多与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维摩诘大居士、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等人是一个级别的。
  
  这个在很多大乘经典都有记载,比如《华严经》和《妙法莲华经》。
  
  大乘佛教的兴起始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前,“一切法实有”的观念是佛教教义的主流,当时的小乘教义虽然也有“救度众生”的内容,但相比大乘佛教,小乘是狭隘的。大乘为了批判小乘,从“一切法空”的般若空慧入手,驳斥小乘的“一切法实有”。大乘创始人龙树菩萨虽为“八宗共祖”,但他严格上是大乘“空宗”的创始人。虽然小乘反驳大乘说他们是“浮华不实”“难以实现”的教义,但是,大乘最终占得了上风是被历史证明的。
  
  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提婆达多在佛教中的地位从“叛徒、卖国贼、恶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大菩萨、善知识、未来佛”。《妙法莲华经》的《提婆达多品》尤其明显的体现这种大乘空宗的思想。
  
  在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的时代,这种“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毫无疑问比过去小乘佛教“只有少数人通过艰苦的修行才能解脱”的教义更加进步和深入人心。
  
  佛教是在不断发展的,她并非一成不变,龙树号称“第二释迦”,在《楞伽经》中被佛陀授记,这些恐怕不是偶然的;包括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形象的改变;包括中国佛教徒“不吃肉”制度的确立;包括禅宗“禅耕并重”的中国特色。都说明:佛教也如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时刻都在变化着。
  
  只不过,不同于世上的事物,佛教有她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佛教的精髓:最终的真实。
  
  那就是佛陀对众生的终极关怀。提婆达多在早期佛教经典中的形象和后期大乘佛典中形象并不影响这种关怀。相反,在提婆达多身上更多的体现了佛教“度尽众生”的大菩萨乘胸怀,一切仇敌都是你的善知识。
  
  有人考证说,“释迦牟尼”这个称号在佛陀时代并不是佛陀的,而是提婆达多的,佛陀在当时只是个“觉悟者”,提婆达多才是“释迦族的圣人”。不管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他并不影响佛陀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
  
  善于学习和修学佛法的人并不是在“是与非,对与错”的问题上反复纠缠、斤斤计较,而是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持戒修心,反思自己,获得内心和肉体,思想和精神各方面的彻底解放。
  
  佛教的不断变化也正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佛教说到底是为了让人们信受佛法,所以,佛教如果无法与这个社会兼容,那么必然难以在这个世界立足。试想,如果僧人们到今天不会英语、不知道什么是“电视、电话、飞机、奥运会、MSN、QQ”,那么她最终的结果是怎样就可想而知了。
  
  佛教在改变他最根本的戒律和教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必须的,无可避免的。
  
  佛陀的光明始终如一的照耀着众生,只不过众生习惯于用各自最舒服的姿势和角度来沐浴这种光明罢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三节释迦蒙难
  
  伴随着无上正法在世间的广泛流传,佛教得到了发扬光大,释迦牟尼世尊也步入了晚年。但是,佛教的危机始终没有消亡过。
  
  佛陀的护法弟子波斯匿王在摩羯陀国学习佛法,太子祗陀出家,次子琉璃发动政变,夺取王位,称“琉璃王”。信奉外道的大臣进谗言道:“琉璃王陛下,您早年在迦比罗卫遭到羞辱,如今应该报仇雪恨。”
  
  原来早年波斯匿王曾向净饭王求取释迦族的公主,但是净饭王把一位美丽的侍女当做公主嫁了过去,波斯匿王倒很大度,他没有见怪,夫妻二人也很恩爱。这位侍女就是琉璃亲生母亲,这样算起来释迦族是琉璃姥爷家。但是,琉璃年轻时在迦比罗卫学习,被释迦族人讥讽道“下人之子”。琉璃天生鼠肚鸡肠,怀恨在心,耿耿于怀。
  
  如今被外道大臣一说,他几十年的怨气终于爆发出来。他当即亲率大军,进攻佛陀的故乡,迦比罗卫国。
  
  那些日子佛陀愁眉不展,他明白所有事情的前因后果,他说:“这是释迦族的罪业,难以挽救。”
  
  话虽如此,佛陀作为人天师范,他做了一个是迦比罗卫人,一个释迦族人应该做的一切。他在烈日炎炎下,孤身一人坐在琉璃王大军的必经之路。按古印度习俗,出兵看到出家人应该立刻罢兵止斗。
  
  但是琉璃王心意已决,释迦牟尼世尊连挡了大军三次,终于没能阻止成熟的业果。佛陀只得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默默地等待族人的浩劫。
  
  我们前面说过,迦比罗卫在净饭王去世后就每况愈下,释迦族虽是武士民族,但是,他们在大难面前展现出来的是令人震惊的执着和坚定,不是求生,而是为了信仰舍弃生命。
  
  鲁迅说中国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按当代人的思维,人家打你,你打还回去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古印度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我们是不一样的,我想我们不应该蛮横的用我们的价值观强求古人。
  
  释迦族人为佛陀骄傲和自豪,面对着琉璃王的大军,释迦族一位善射的年轻人组织了一只青年军奋起抗战,琉璃王大军几天之中寸土未得,死伤惨重。但是,释迦族的长老们却令那年轻人停止抵抗。他们说:“我们是释迦族人,是佛陀的民族,我们生生世世都应该尊重佛陀不杀的教诲,宁可亡国灭种也绝不毁佛戒律。”
  
  就这样,迦比罗卫被攻陷,琉璃王开始纵兵屠城,在古印度历史上显赫一时的释迦族几乎灭族。
  
  看到此处,我想很多人会对释迦族人不反抗大惑不解,甚至以此指摘佛教带给人消极的一面。
  
  您先别忙着高谈阔论,旁征博引,您应该先弄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佛教强调“业力”的威力,即使是佛陀还有“伤足”、“中毒”、“马麦”这样的报应,目犍连看到释迦族蒙难,他施展神通,那是家族人放在钵中安置在天上,但里面的人都化为了脓血。这些故事是在向人们昭示:业力可畏。
  
  释迦一族作为佛陀的族群,他们如同那些舍弃荣华富贵的释迦族王子一样,为了佛法在世间的常驻而舍弃了释迦族的兴盛。他们默默的承受着自己的业报,诠释着大慈大悲,大勇大力。
  
  如果释迦族当时与琉璃王互相征战,那么佛陀教化的意义在哪?释迦族作为佛陀的民族尚且杀伐不休,后来人自然有理由将杀戮和征战当做家常便饭。
  
  世上不缺少压迫和反抗,缺少的是慈悲和爱心。
  
  当琉璃王大军攻入迦比罗卫城后,大多数释迦族人静静的念着“苦、空、无常、无我”,淡然的接受着业报的现前,疯狂的侵略军和安详的人民。
  
  我们不应该用一厢情愿去苛求古人,我们应该用悲悯的眼光看待那场浩劫,我们更应该为释迦族人为了信仰舍弃生命的精神而感动。
  
  伟大的释迦一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万世佛法。
  
  这就是古印度,但是,佛教绝对不是一味的逆来顺受。佛教讲“忍辱度”,那是说:我可以制服你,但我不伤害你,我忍,感化你。
  
  而我们的“忍”是什么?是我现在打不过,我忍一时,等我强大了,我要你百倍奉还。
  
  佛教的忍不同于世间的“忍”,但是,佛教绝对不是不会用强。相反,你如果真的了解佛教,你会在典籍中看到无与伦比的强横。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前世作为护法王,与外道征战,骁勇无比,杀敌无数,大比丘僧为他说法,他不但没有罪业,反而心开意解,获得大自在。
  
  佛教认为,什么样的战争可以进行?正义的战争。什么是佛教正义的战争?佛经说,当外敌入侵,人民遭受罹难,国君奋起神威,起悲悯心,发兵抗暴,令百姓安居就是正义的战争。这种战争不但没有罪业反而有无边福报。
  
  其实,菩萨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战争,只不过他们的战争不是我们可看到的,他们时刻都在与诸魔共战,直到将其彻底击溃。那时候佛陀还会褒奖大菩萨们。
  
  在中国,佛教的反抗精神更是得到无与伦比的体现,比如少林僧兵。
  
  所以,不要杞人忧天的认为佛教流行的地方就会懦弱,不争,落后,不是那样的。真正的佛法流传的地方,那里的人民质朴刚毅,心中充满了活力和凝聚力,他们可以为了佛法献身,更可以为了众生舍生忘死,义无反顾。这种力量和精神是外道和敌人不敢正视的,在正气充盈的正法面前,外敌就如豺狼看到了狮子,他们连进攻的勇气都不会有的。
  
  佛教之所以不愿意过多的提到这些是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充满了杀戮和争斗,佛教不愿意在这上面大做文章,以免令人们误认为“杀戮可以解决问题”,佛陀说:他在这个世上以善攻恶,拔济众苦,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悲剧。
  
  当人人多一份爱的时候,这个世界会更美好,当爱心在这个世界消亡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就彻底要完蛋了。
  
  琉璃王在屠城的当晚被人放火烧死。佛陀的护法弟子阿阇王率兵吞并了琉璃王的国家。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四节佛陀遗教
  
  世尊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证道,在讲经说法四十五年后,他如同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步入了晚年,晚年的释迦牟尼躯体日渐衰老,他比喻自己的躯体说是“老牛拉破车”,但是,伟大的宗教家、思想家的精神从来没有丝毫的的变化。他一如既往甚至是更加迫切的讲经布道。因为他明白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时日不多,他必须在涅槃前将所有的真理告诉人们。
  
  在佛陀晚年,他宣讲了许多在过去几十年没有说过的法义,这些法义超出了宗教范畴,甚至超出了人类范畴,这些了义经典也是佛陀在最初希望告诉人们的,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完全不知道佛法为何物,所以无法接受,如今佛陀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告诉人们“初级知识”,在最后的几年,他必然要讲出“最终的真实”。
  
  所以,无论在佛教历史上,还是在佛教教义中,佛陀在这个世界最后的这几年都是至关重要的。
  
  佛陀在宣讲“五蕴皆空”、“一切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法义之后,宣说了“常、乐、我、净”的了义经典,并且明确告诉大罗汉们:你们的“涅槃”不是最终的解脱,那是“化城”。并预言了佛教的未来。(虽然佛教绝对反对任何形式的末日预言,但是对于佛教的未来这样的大事,佛陀是有适当开示的,而且有许多事竟成为现实,比如《楞伽经》中对于龙树菩萨应世的预言)。
  
  这就是说:佛家的根本目的不是消极的“苦、空、无常”而是以此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常、乐、我、净”。可见佛陀在费了这么大周折绝对不是为了告诉人们要“远离世间”,而是告诉人们“这个世界其实很美好”。
  
  只不过,人们被自己错误的认识给蒙蔽了,将原本很美好的世界变得不美好了,而且可怕的是,人们至今仍然茫然无知,自以为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制造着各种灾难和危机,佛教是在告诉人们如何摆脱这种错误的认识,转化成正确的认识,进而从根本上改造这个世界,回复这个世界原本美好的样子。佛教明确表示:唯有佛教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和世界,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同时,佛陀在晚年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解密”,就是把“秘密”的东西公开化,将原来想说但不能说的教义一一道出,这令很多得道的大罗汉们都惊怖不已,全身战栗。
  
  不仅如此,佛陀用它不可思议的远见卓识,预言了佛教的未来: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僧人们开始不守戒律,改变僧制。男人们贪图淫乐,少年白头,生命转短,不乐佛法。女人们反而寿命增长,能够信受佛法。出家人依附权贵,好名贵物品,裨贩如来。佛教被魔众从内部攻破,逐渐被败坏。逐渐的群魔乱舞,为害人间,好人被迫和驱逐,坏人有大势力,耀武扬威。但是,不久之后,洪水来临,不分豪贵,尽成鱼鳖,报应现前,入阿鼻狱,万劫不复。月光菩萨降世,善男信女们入深山密林,恬淡生活,传承佛法五十一年,在家居士成为了传承佛法的主要力量。最后,《首楞严经》和《般舟三昧经》先行消灭,渐渐三藏十二部经典再无踪影,只有“阿弥陀佛”名号多留一时,最终,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佛教了。直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在这个世界成佛才能继续听闻佛法。
  
  并且,佛教说出了这个世界未来的样子:人们的生命转短,智力开始下降,逐渐的,人们开始缺少各种物资,天灾人祸日益频繁,人们无知,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最终,当一切难以挽回,演化为七天七夜的“刀兵劫”,人类面临灭绝,那个时候人们为了得到一粒粮食费尽心机,把它放在盒子中珍藏,没有了金银,铁已经是人们最宝贵的金属。这个时候弥勒菩萨会来到这个世界保护人们,避免人类的灭亡。在那之后,人类痛定思痛,改过自新,认识到“科技救不了人来,能救人类的还是人类自己的心”,于是开始弃恶行善。人们的年龄开始增长,智慧逐渐明朗,这个世界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佛陀在晚年虽然说了许多超越前期的教义,但是根本交易没有改变。我们应该体会到,无论是对大罗汉们的“解密”,还是对佛教,对世界和人类的预言,佛陀之所以迫切的告诉人们这些,目的无非是:大慈大悲的本愿,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有一个佛教徒在一天静坐后跑到了佛陀面前,他甚至是用质问的口气问佛陀:“我要问你几个问题,你如果能回答上来,你就是大觉悟者,你如果不能回答,我就不再信你。”
  
  佛陀问:“你想问什么?”
  
  那人很认真的问:“这个宇宙和我们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佛陀听完后告诉那人:“你太愚蠢了,从前有个人被带有剧毒的毒箭射中,他不但不立刻解毒救命,反而一切再追问,这是什么箭,是用什么做的,是用什么弓射的,还没等他弄明白这些,命早就没有了。你就如那中毒箭的人,我告你解脱的方法你不去修学,反而来研究这些毫无意义的戏论,等我告诉你这一切,你的生命早就完结了,但你永远无法获得解脱。”
  
  佛陀告诉人们:在佛涅槃后,要“以戒为师”,要常念“苦、空、无常、不净”,这样做就相当于看到了佛陀。
  
  释迦牟尼佛还告诉我们:他从来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他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五节世尊入灭
  
  伟大释迦牟尼世尊走过了他八十年的人生旅途,他用言传身教创立了一代时教,人类沐浴在他的法光下备受恩惠,但是,他如同世间的万事万物一样,走向了人生最后。
  
  晚年的释迦牟尼拖着年迈的身躯到处云游,没有丝毫懈怠的传播者佛法,救度着那些有缘的众生。
  
  当他被毒蘑菇折磨的痛苦不堪时,他预言自己即将入灭,肉体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听闻噩耗,佛陀的弟子们惊恐不已,纷纷落泪。
  
  此时的僧团,神通目犍连被外道用巨石砸死,莲花色比丘尼被提婆达多一拳打死,佛陀的大弟子舍利佛也要先于佛陀入灭(根据古制,佛陀的上手大弟子要先于佛陀入灭)。然而,佛教已经在古印度发扬光大,据说当是古印度随佛陀出家长随佛陀的有三千沙门,在家信众不计其数,得道者达多千人,著名的有数百名罗汉、菩萨。
  
  佛陀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安慰着他的弟子们:你们不要悲伤,你们是佛陀的弟子,应该明白一切无常的道理。你们要知道,你们今生得遇佛陀就如一只瞎乌龟在茫茫大海中钻进了一个有洞的木头里,你们已经十分幸运了。以后的佛教还需要你们继续发言光大。
  
  佛陀继续说:我已经把我一切可以说的法都说完了,你们要做的就是依照这些去踏踏实实的修行,使自己和众生得到利益。未来的人类将逐渐被污染,人的根基会越来越差,世界会有越来越多的危机,你们要发扬佛教普度众生的教义,常驻世间利益群生,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阿难问:佛陀在的时候我们有问题可以请教佛陀,佛陀不在了,我们有问题怎们办?
  
  佛陀答道:要以戒为师。
  
  阿难又问:如何让众生对佛陀的言教产生信心?
  
  佛陀精妙的回答:在所有佛经前面加上“如是我闻”,就代表你是从佛陀这里听闻的正法。
  
  阿难继续问:如何分别正法和邪法?
  
  佛陀开示道:符合“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寂静涅槃”三法印就是正法,否则就是邪法。
  
  最后,佛陀再次发出狮子吼:弟子们,你们不要悲伤,我的肉体虽然离开了你们,但是我的法身会常驻世间,时刻关照着你们。
  
  大罗汉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失声痛哭。
  
  佛陀在枯荣双树之间,呈吉祥卧,即将入灭。这是,有个老者大哭大闹着要见佛陀,他说自己听说佛陀即将入灭,怕再也听不到佛法,因此前来皈依佛门。大罗汉们怕他影响佛陀入涅槃,不允许他入内。佛陀知道了这件事,他说:这个人是我的关门弟子,他是有缘人,你们放他进来。
  
  此时的佛陀弟子都非同小可,他们用宿命通观照,发现这个人过去八万四千劫都没有亲近过佛法,是个与佛毫无机缘的“一阐提”,于是纷纷大惑不解,不是说“佛门广大,只度有缘”吗,怎么这样的人也可以做佛陀的关门弟子?
  
  佛陀知道了罗汉们的心思,他说道:你们只知道八万四千劫内,不知道八万四千劫外,在过去无量劫前,这个人是个樵夫,在他砍柴时遇到一只猛虎,他心中惊恐,急中生智的念了一句“南无佛”,以此因缘今生得为我的弟子。
  
  罗汉们听完后,纷纷赞叹佛陀不可思议的威神,也明白了所谓的“一阐提”也有成佛的可能。
  
  释迦牟尼世尊为那人宣说了“苦空无常”和“四圣谛、八正道”的法义。
  
  说完之后,释迦牟尼世尊安然圆寂!
  
  那一刻群星暗淡,草木含伤,漫天悲泣,大地震动。
  
  佛陀的身体自放三昧真火,烧出大量的舍利子供后人供养。
  
  大慈大悲、大雄大力的一代宗教家、思想家与世长辞,我们再也无缘见到他亲耳聆听他的教诲!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宇宙人生的最终真实,他舍弃了他和他族群的一切,确立了数千年的信仰,他的教义是人类的最珍贵的宝藏!
  
  但是,这一切绝对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伴随着“觉知圆满”的佛陀的入灭,佛教并没有消亡,相反,它与人类社会一起步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时期。
  
  原汁原味的原始佛教已经结束,多姿多彩的部派佛教即将到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四章佛教流传
  
  第一节部派佛教的兴起
  
  佛教称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所谓五浊就是“命浊、劫浊、众生浊、烦恼浊和见浊”,《妙法莲华经说》:佛陀住世的时候,人们对法华经和佛教尚且有很多质疑和诽谤,何况在佛陀灭度后的末法时代。
  
  佛陀这话是在说不信佛的人,但是,信佛的人就是那么了不起吗?未必,我们都是这个五浊恶世中的一员,我们谁也不能免俗。
  
  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一个仲夏,佛陀的弟子摩诃迦叶召集了五百名最了不起的罗汉,在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内进行经藏集结。所谓“经藏集结”是佛陀的弟子们怕日后佛法的延续出现错误和流失,所以将佛陀的言教编辑成经。此次集结由摩诃迦叶主持,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诵出经藏、持戒第一的优婆离诵出律藏,在场的大德高僧论证,认为完全合格后,就流传世间。此次佛经集结称为“第一次集结”,同时他还有个名字叫“窟内集结”。
  
  为什么叫“窟内集结”?因为在以摩诃迦叶为首的大罗汉们在七叶洞窟内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与此同时的洞窟外,也在进行着一场佛经集结,那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发动的,称为“窟外集结”。
  
  这件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当时摩诃迦叶也邀请了富楼那来灵鹫山内参加佛经的集结,但是富楼那在一些问题上与摩诃迦叶有分歧。
  
  总的来说,大多数结论富楼那是赞同的,但是在个别戒律问题上,富楼那认为,佛陀的对于有些戒律是允许在特殊情况做出变通的,否则不符合佛陀本意,不利于佛教传播。
  
  而摩诃迦叶出于保持佛教正宗的考虑,认为佛陀指定的规章制度和戒律不容许有丝毫改变。两人最终难以达成共识,分道扬镳。
  
  由此为日后的“上座部”派系和“大众部”的分裂就有了预演。
  
  在佛陀灭度后百年,伴随着阿育王时代的“大天五事”之后(南传佛教认为是舍耶长老事件之后),佛教正式分裂出代表上座长老的保守派的“上座部”和代表下层比丘的开放派的“大众部”。
  
  从总体来看,保守派固守着佛陀时代的一切戒律和教义,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应该有丝毫改变。
  
  而开放派则相对而言比较灵活,他们认为部分戒律在特殊情况下,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是允许略作变通的,所以应该具体事物具体对待,这样才有利于佛教发展。
  
  我们不需争论谁是谁非,我们只需要明白,大众部的教义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大乘思辨,大乘佛法才是佛教流传至今繁荣昌盛的最主要原因。而上座部发展出来的深邃精密的佛教义理,是佛教至今还保持着它千年风骨的原因。所以,两者不应该武断的评论谁是谁非,我们应该看到他们都对佛教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此为标志,佛教正式步入了部派佛教时期,各种宗派和学说如雨后春笋,佛教迎来了百家争鸣。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二节根本分裂
  
  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子们就因为各自不同的特长和出身,而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传教方式。那时候因为有佛陀在,可以随机教化,教无定法,没有固定模式。但是,这种情况在佛陀灭度后,就越发难以融合在一起。
  
  前文叙述,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和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在佛陀灭度后的第一个仲夏就产生了分歧,这种分歧在日后的佛教发展中逐渐扩大,并最终导致了佛教从原始佛教步入了部派佛教时期。
  
  在最早期的部派佛教萌芽阶段,佛教的分裂并不明显,大家对于佛陀的根本教化“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苦空无常”的根本教义都是没有疑虑的,只是在个别戒律上产生过分歧,这并不影响佛教作为一个大宗教的统一。
  
  只不过,大罗汉们最终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回复到原始佛教一团和合的方法,因为佛陀不在了。那种因为个人不同的特点而产生的分歧,最终在佛陀灭度后百年的阿育王时代,演化为彻底分裂,史称“根本分裂”。
  
  那个时候亲眼见过佛陀的大弟子们先后灭度,受法者虽然接过了法脉传承,但是对法义已经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虽然从根本上大家还是纯正的佛教徒,但是正如同“华山剑气二宗之争”,难以调解。
  
  话说,阿育王时代,在古印度西部的舍耶长老云游到东部,见到那里的僧人接受施主金钱的布施,他立刻进行了制止,他认为,佛陀明确表示过,僧人不能接受金钱的布施。但是,毗舍离跋耆族以跋阇子为首的比丘认为,可以接受金钱布施。舍耶气不过,回到西部联合离婆多长老来进行辩论,并召集七百比丘重新集结戒律经典,来正本清源,要保持佛教的彻底正宗。史称“第二次经典集结”。
  
  跋阇子不服辩论的结果,认为自己的主张没有问题,于是也召集一万比丘,也进行戒律经典的集结。
  
  从此,以保守的西北部比丘,高级的长老们为代表的称为“上座部”,以开放的东部比丘,广大信众为代表的称为“大众部”。
  
  这两个派别可以说开始了激烈的论战和争执。阿育王支持的是大众部。
  
  按照北传说佛教的说法,阿育王时代的佛门龙象“大天尊者”被阿育王尊崇,他提出了“五事”来重新认识罗汉境界,认为佛教应该自由、进步,以此为契机,佛教的教义势必会有新的发展。但是,这个认识遭到了上座部长老的激烈反对,最后阿育王亲自主持辩论,结果新近比丘获胜,上座部长老被迫离开鸡园寺(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阿育王所建的大寺院),前往印度西北的迦湿弥罗国。佛教分为了“上座部”和“大众部”。
  
  这种结果恐怕未必就是上座部辩才不及大众部,多半是因为阿育王的态度,其实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几次辩论,左右结果的往往不是辩论者本身,而恰恰是背后统治者的立场(如阿育王,如入藏的大乘和尚,如戒日王支持的玄奘法师)。
  
  不论哪种说法,从那个时候,佛教内部分裂出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两部,是佛教的“根本分裂”。正如世界上所有的团体和集团一样,在那些团体和集团内部,时间一久,必然会出现类似于佛教这种“改革”和“保守”的争论,佛教的分裂古人与此有关,但是国家、民族的分裂是大不幸,而佛教教义的分裂未必就是不幸,因为最根本的“戒定慧”教义并没有变,只是在个别学说上大家略有不同见解,这种分裂虽然使佛教陷入了一个又一个残酷激烈的争斗中,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佛教的理论体系才越发完备,才越发光辉灿烂。因此,佛教的分裂是好是坏不应该轻率地做出评判。
  
  “上座部”一丝不苟的恪守着佛陀教化的千古不变,他们将佛陀教义整理为十分专业、精密、复杂的教义,使绝大多数人难以领悟和修学,在后期,它基本脱离了众生。
  
  “大众部”认为,部分的戒律和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并非一成不变,并且认为,这种变通是被佛陀认可的,而且是符合佛陀本怀的。大众部虽然不及上座部在佛教义理上精微,但是,恰恰是这个分支,为日后大乘佛教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大众部和上座部再后来都被归为“小乘佛教”的范畴,他们在日后数百年中从来没有停止过争斗,与此同时,在他们中间,又分裂出许多分支,史称“枝末分裂”。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
顶一下
参与讨论
姓名: 验证码:看不清楚,换一个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

软件开发: 15838307519(司经理)

网络营销: 13676968269(王经理)

网络建设: 13073737771(郭经理)

24小时服务电话: 0371-56683330

了解更多APP开发

+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