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正文

心经-心经解读-《佛陀,在你身边》2

作者:知网科技 日期:2014/11/26 11:58:43 人气:
标签:心经 心经解读 佛陀
心经-心经解读-《佛陀,在你身边》
第九节真实圆通
  
  ****************************  ***************************  ***************************
  
  第十节无穷无尽的佛教世界
  
  世俗考证学认为佛陀说的经典就是阿含诸部,但实际上,根据佛教的说法,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说的第一部经典是纯粹的大乘经典,他的名字叫做《大方广佛华严经》。
  
  这部佛经在佛教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此经号称“万经之王”,是我国华严宗的立宗之本,法藏和尚曾为武则天演说此经,被整理为《华严金狮子章》,同时,此经又是法相宗的主要依据。
  
  这部佛经是佛陀为法身大士宣说的经典,一般的声闻弟子对于此经如痴如聋,根本听不懂。
  
  这么看来,咱们凡夫恐怕也听不懂,那又未必,因为古代的圣人们听到佛陀的言论后,他们总是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证实佛陀说的话,如果他们自己内心无法感受到那种境界,那么他们就会相当迷惑。而我们现在连证实《华严经》境界的可能都没有,所有根本就不会迷惑,对以我们而言读《华严经》就是在读一部没有穷尽的玄幻经典,这样一来反而没有什么心里束缚了,摆脱了心里束缚,你就能发挥你最大的潜能,这就是“无招胜有招”。
  
  《华严经》又叫做《大方广佛华严经》,一个“大”字提纲挈领,表达出了这不佛经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一个“大”字了得,大到什么程度?我们不妨一起来看。
  
  《华严经》开篇上来就是浩瀚无垠的宇宙世界观,叫做“华藏世界观”,她是人类思想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总是听到佛门子弟挂在嘴边上说:“心包太虚、量周法界、普度众生、十方世界”,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胸襟?如果以世俗观点来理解,“普度众生”最多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十方世界”最多就是全世界,再理解深一点,也就是个全宇宙。
  
  嘿嘿,这些与我们的《华严经》比起来真的是小了,而且是太小了。有人会问:“全宇宙还小”?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华藏世界观”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世界无穷、宇宙无穷。“华藏世界”又称“莲花藏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如来的常寂光土,什么是法身?什么是常寂光土?
  
  按照佛教说法,“法身”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佛有“二身”、“三身”之说,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的乔达摩@悉达多是“化身”,卢舍那佛是释迦牟尼的“应身”,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
  
  佛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碍土、常寂光土。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也叫“秽土”,华藏世界就是释迦牟尼的“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又称理性土,是全然断除根本无明之佛的依处,即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乃常住、寂灭、光明之佛土。
  
  其实从佛经来看,法身和常寂光土,这些概念原本不是用人类语言文字可以表达的境界,但佛陀为了使我们这个世界的人能够明白佛陀的境界,所以勉强用了个名词来命名它,这也是《法华经》中佛陀出世的本缘所至。
  
  《华严经》描述此世界为须弥山微尘数之风轮所持,其最低之风轮称为平等住,最上之风轮,称为殊胜威光藏。最上之风轮能持香水海,其中有一大莲华,称为种种光明蕊香幢。莲华藏世界即在此大莲华之中,周围有金刚轮山围绕,其内大地皆由金刚所成,坚固不坏,清净平坦,无有高下,尚有世界海微尘数之庄严。又此大地中亦有不可说微尘数之香水海,一一香水海之周围有四天下,及微尘数香水河。诸河中间之地,悉以妙宝庄严,分布如天帝网。一一香水海中亦有不可说微尘数之世界种,一一世界种复有不可说微尘数之世界。莲华藏世界中央之香水海称为无边妙华光,由海中出大莲华,其上有称为普照十方之世界种。其中有二十重不可说微尘数之世界布列於其间。以此中央世界种为中心,共有一个世界种,罗列成如网之围罩,而构成世界网;各皆以众宝庄严,佛则出现于其中,众生亦充满其间。
  
  那里的菩萨随时都有金刚座,人们走在地上,地面随着你的动作柔软变化,十分舒适,毗卢遮那如来端坐在最上面的莲花座上,我们的娑婆世界是处于华藏世界第十三层,叫做“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
  
  华藏世界重重无尽,通达十方。
  
  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真实世界。也是他的法身世界。又称“娑婆净土”,除了我们熟悉的“西方阿弥陀净土”,“兜率天弥勒净土”,华藏世界也是古往今来许多佛教徒求生的去处。
  
  说到此处,估计有人会怀疑,这到底是神话小说还是真实存在世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这部佛经的出处。
  
  《华严经》并不是经藏集结的结果,而龙树菩萨从龙宫取出,他当时所记十万偈本身就不全,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又有流失,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各个版本的《华严经》都不是全本。
  
  实事求是的讲,《华严经》中“三十三天世界观”和“毗卢遮那佛”所处的位置,与古印度传说是有一定关系的。在婆罗门教中,信奉的就是这种三十三天宇宙世界观。而他们的创世主“大梵天王”正是处于莲花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位置。佛教是在继承这种学说。
  
  这么看来,所谓的华藏世界是虚无飘渺的啦?不是的,你如果用世俗考证学来皆是佛教那必将谬误百出,错的离谱。古人曾说:全本的《华严经》即使整个世界也装不下它。
  
  因为这部佛经真正要反映的不是表面的华藏世界,他真正要传达给人们的是“佛教的宇宙世界观”,那就是重重无尽,一粒沙含一佛国,一瞬间含永远,“诸法唯心造”。我们现在看到的《华严经》是娑婆华严,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界。
  
  其实要说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华严经》,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切身的感受和体会那重重无尽的玄妙,遗迹挣脱世间空间束缚的大自在。这就是《华严经》的精髓所在。
  
  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是我们的华藏世界,也是释迦牟尼的华藏世界。佛陀在告诉我们:世上没有造物主,每个人都可称为自己是世界和命运的主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身,都有自己的“常寂光土”。这才是真正的佛教“华藏世界观”。
  
  这就是佛教“诸法唯心造”的典型事例,也是佛教唯心学说的精髓所在。
  
  只不过,佛教里所谓的“唯心”很神奇,它的“唯心”有时候竟然会体现的比“唯物”还要真实。人一提到唯心联想到的总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这样的故事,其实,佛教有很多派别,有的侧重于揭示事物的性质,有的侧重于分析事物的面貌,虽然佛教归根结底是唯心的,但是,哲学范畴是绝对无法概括佛教教义的。唯物有时候真的不比唯心可靠。人们总喜欢信任自己眼前看到的,亲耳听到的,手中握住的,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觉得安心。实际上,我们仔细想想,世上有什么是永恒的,又有哪些是不变的,有生就有死,有合就有离,有得必有失,今天的快乐会变成明日的痛苦。
  
  这么说吧,比如你玩魔兽世界,总有一天这个游戏会离你远去。比如你喜欢洛杉矶湖人队,总有一天科比会老去,湖人也会陷入低谷。比如你爱的和爱你的人,总有一天他们会一个个离开你,或是你离开他们。你无法掌握这些,你也不懂得如何掌握这些,你只是在随波逐流,被命运捉弄。
  
  这就是所谓的“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的一切都有“成住坏灭”,谁也逃不了。佛陀自己也预言“佛教也有在这个世界灭亡的一天”。佛陀在入灭时示现的“枯荣双树”就是在说这个世界上最基本的规律。
  
  以此来看,佛教的“唯心”绝对不是唯“思维、思想”学说,它是唯“真心”,用近代学佛泰斗太虚大师在《法相唯识学》一书中的总结来说:佛教是无我的唯心。
  
  我国著名的“贤首宗”就是依据《华严经》的宇宙世界观创立的。这个派别的理论是“十重玄门”,“理理无碍”“理事无碍”和“事事无碍”的“无尽缘起”理论。
  
  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贤首宗”不是“法性宗”,而是“法相宗”,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以解“本质”为主的派别,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以解“事相”为主的派别,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华严经》在佛教徒眼中是真实不虚的。
  
  要说这个问题,就要看《华严经》中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典故。
  
  善财同学是佛教界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他聪明好学,刻苦努力,为了早日毕业,进入更高学府,他遍访名师,修学佛法。“巧合的是”,他所修学的各个门派学说都在我们这个世界有实例可循,比如念佛法门、比如大悲法门、比如密宗。如果一个也就算了,可以下所有的都能得到现实的印证,这仅仅用“巧合”能够解释吗?看来这故事未必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更不是简单的“解性”学说。
  
  这也是“贤首宗”得以立为“法相宗”的依据之一。
  
  《大华严经》的精髓是“一切唯心造”的唯心学说,而它体现出来的竟然是极具预见性的,对现实起到真实不虚的指导作用的唯物学说。佛教“无碍”发挥到了极致,体现了“佛法真实不虚”和“一切唯心造”的高度统一。
  
  据说,能完全读懂《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人就能成佛。
  
  在浩瀚无垠的蓝天碧海中,你架起孤帆,任意遨游,感受着温暖的海风,体会着明媚的阳光。没有什么能阻止你,没有什么能成为你的羁绊。在这无边无际的海洋中,你是风口浪尖的弄潮儿,你自己不需要成为“天之骄子”,因为上天需要你的宠爱。
  
  ***************************
  
  ***************************
  
  第二章人生真理
  
  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恒河孕育的文明如同华夏文明一样蓬蓬勃勃。我们熟知的春秋百家争鸣的时期,古印度人也为了寻找宇宙人生的真理而不懈的探索和论证。
  
  如果按照现代制度来判定那个时候的印度,他们也是属于奴隶制社会,而他们的社会一大特色就是“种姓制度”,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前面已经简略的介绍过古印度的四种姓制度,这里补充一下。还有一个职业,叫做“沙门”简单来说,我们现在熟知的“沙门”大多出自佛典,您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在佛典中有很多类似于“沙门、婆罗门等”这样的句式,在现在,沙门已经成为了佛教的专用名词,代指“比丘”,也就是出家人“和尚”。然而,根据历史学家的论证,“沙门”这个职业实际在佛教出现之前已经存在,他们基本是指那些不同于婆罗门教义的出家人。在古印度,沙门的位置是排在婆罗门之后的,古印度婆罗门书籍中提到沙门都是用“婆罗门、沙门”的句式,而佛教兴起后,就变成了“沙门、婆罗门”的句式。
  
  由此可见,沙门职业是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就客观存在的,并不单单指出家的佛教徒。
  
  对于人生真理的阐述,古印度大概分为这么几种,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挂一漏万,以偏概全:
  
  婆罗门教:信奉梵天创世说,以“四韦陀典”作为根本论典,他们认为,大梵天王是创造一切的本源,大梵天王居住在梵天,位于天界的最高层,这种“神创论”与现在很盛行的一个教派类似,但是,古印度人的智商是很高的,两千五百年的他们都已经意识到立一个太牛逼的人物容易出现BUG,于是,他们并不是独信奉大梵天王,而是又立了几个足以和大梵天王并驾齐驱的牛逼人物,虽然他们也都是梵王创造的,但梵王只会造而不会管,于是类似于“显婆”这样的BOSS就出现了,显婆何许人也?他是居住在第六天,梵王创造他主抓破坏工作,但梵王最后却控制不了他,以至于让他占掉了自己的一个头(梵王本有五头,后来只有四个,那个缺少的就是被显婆所斩),婆罗门寺院很多都供奉显婆,可见婆罗门似乎不是单存的一神教,有点多神教的味道。这样或许可以让“一神教”的BUG很好的被弥补,但是,这并不能动摇婆罗门教“梵天创世”的根本理论。
  
  婆罗门在政治上享有极高特权,这就是古印度政教合一的集中体现,也正是因此,古印度的宗教论战远比中国激烈多,因为各个宗派之间的论战直接关系到这个宗派的前途和既得利益,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权利以至于身家性命。无怪乎古印度有如此严密精微的辩论方法,每一场论战和争斗几乎都是在以命相搏,怎能不险象环生,当事人又怎能当做儿戏?
  
  比如古印度的“因明”学,它属于“五明”之一,是古印度通用的辩论准则,我国玄奘大师在详细系统的介绍过古印度的这种学说。释迦牟尼佛在出家之前,他就受过“五明”高手的严格系统的教育,佛典称悉达多太子出家前精通了全部“五明”,当然,自然也精通“因明”学。所以在后来释迦牟尼成佛后,他宣讲的经典都有明显的“因明”学痕迹,这与他出家前接受的教育以及古印度当时的环境都是息息相关的。
  
  由于婆罗门教的堕落和腐朽,导致佛教对于婆罗门教可谓是不遗余力的批判,在佛典中,佛陀往往引用婆罗门当做反面教材,佛陀的两个主要“配角”舍利弗、目犍连也都是出身婆罗门。
  
  外道六师:对于古印度的“外道”,我只举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
  
  (1)顺世外道,印度古代唯物主义派别,这个教派认为:世界的基础是物质,构成物质的原素(大)是地、水、风、火四大。一切有情识的生物都由“四大”和合而生。认为物质原素不断运动,具有内在的力量,从而否定了神和其它的原因。顺世论在社会伦理方面主张种姓平等,反对轮回业报、祭祀苦行,指出幸福既不在天堂,也不在来世,而在今生。因此佛教称他们为“现世涅论”。这个派别从古代到中世纪一直在广大人民中流行。
  
  (2)耆那教,耆那教的真正创立者是与佛陀同时代的筏驮摩那,号称大雄。大雄建立了一套修持理论和实践,这个派别在佛教兴起时代十分活跃,它一方面反对婆罗门教,另一方面与佛教也保持着相当的距离。
  
  (3)邪命外道,生活派的梵文原意为“严格遵守生活法的规定者”,汉译佛经称为邪命外道。这个教派认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受命运支配着的,在命运的锁链中,任何人的意志都是无能为力的,伦理道德也是没有意义的。
  
  (4)不可知论派。据佛经记载,佛陀的两个大弟子舍利佛和大目连原先都是此教的门徒,后皈依佛教。这个派别宣扬得是一种怀疑论或不可知论,认为对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真理都是不可遽然断言的。
  
  根据佛典记载,佛陀曾被六是外道诘难,非要用神通和佛陀一较高下,我们都知道,佛教是反对使用神通的,因为佛教认为神通只是一些修行的副产品,过分使用和依赖神通会遭到惨烈的报应,所以佛陀拒绝了他们,选择了忍耐。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外道六师穷追猛打,表示佛陀如果不应战就代表佛教教义的错误。无奈之下,佛陀被迫用神通与六师外道对战,结果六师外道大败亏负,心服口服,表示从此以后不再与佛陀为敌,当场就有许多外道弟子皈依佛门。
  
  我要说的是,不管以上记载是真是假,是夸张还是事实,它们最终都毫无疑问的表明:佛教创立之初宣扬的“众生平等”理论,与婆罗门教的“梵天创世说”是针锋相对的,两者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与“六师外道”为代表的其他教派也有着各种各样的争斗。释迦牟尼佛孤身证道、开阐大教,是顶着巨大压力,面临着生死考验的。佛教的创立非大智慧、大力量、大福德者不能为。从记载可以看出,佛教从创建到确立可谓历尽艰辛、饱受磨难。我觉得甚至用“血肉横飞、惨不忍睹”来形容都不为过。
  
  所以,把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归结为一种“自立为王、万代千秋为目的”的想法是十分荒谬可笑的。
  
  既然不是因为个人的私欲,还有什么原因可以上一国太子舍弃王位,出家苦行呢?悉达多太子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成就感满吗?或是真的就如现代世俗观念那样“由于婆罗门教与刹帝利在政治上的矛盾导致刹帝利出身的悉达多另觅出路”?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想首先应该参阅佛经,我们看看第一手的资料是如何解释悉达多出家的原因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本怀。
  
  《佛本行经》中说的很明白:悉达多太子看到了世间生死无常、一切皆苦,于是迫切的希望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找到彻底解决人生之苦的途径,换句话说:年轻的悉达多太子寻找的是亿万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和寻找的“终极真理”。
  
  什么是真理?
  
  “瑜伽真实义品”把真理叫做真实,分为四大类,称为四种真实:
  
  一、世间极成真实──是指随类随俗的常识真实,这又分为两类:一是世间非人类所以为的真实,二是世间人类从自然及习惯中所幻觉的真实。
  
  二、道理极成真实──是指学术家从研究推演中所得的学理真实,这又分为四类:一是科学家由实验所得的真实,二是哲学家由思辨所得的真实,三是神教者从神契信仰中所得的真实,四是心(定)教者从静坐修养等所得的真实。
  
  三、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是指出世圣者以解脱智所证的真实,这又分为二类:一是小乘圣者声闻及缘觉所证的我空真实,二是大乘圣者所证一分我空的真实。
  
  四、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是指大乘圣者正遍知觉所证的法空真实,这又分为二类:一是菩萨分证的法空真实,二是佛陀满证的法空真实。
  
  佛教绝不武断,也绝不轻易地否定他人的真理,只是把各种真理,分成了类别与等级,各还各的本来地位,各存各的应有价值。
  
  以上所举的四种真实,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可以承认它们都是真理,只是有著高下轻重的分别而已。
  
  而悉达多太子追求的真理是属于那个最终的“满证的法空真实”。
  
  我个人觉得,对于“最终究竟”的描述,“真实”比“真理”更准确,因为“真实”不仅仅是真正的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受用”。
  
  这个“真理”(真实)不但可以解决所有的痛苦和问题,也是古印度那个思想大爆炸的大环境下迫切需要的,甚至可以说,也是全人类希望得到的。《法华经》中对于佛陀成佛后的举世震惊进行了不可思议的描述:十方三世一切大梵天王都来劝请佛陀,无比壮观和绚丽。
  
  寻找“最终真理”应该就是悉达多太子出家的原因,后来佛教把这种追求“真理”,来帮助自己和世人脱离苦海的心叫做“菩提心”,并说这种“心”是成佛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
  
  我不想,也不敢用我现在的理解能力去对古圣先贤妄自揣测,悉达多太子当时的具体思维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是,我丝毫不怀疑世界上有这么一类人,这么一类愿意为了自己心中的“真理”而舍弃一切的人。
  
  那么我们的悉达多太子最终是否成功了,他能够开启给予万物光明的那扇大门吗?且看我们下回分解。
  
  *****************************
  
  *****************************
(())
顶一下
参与讨论
姓名: 验证码:看不清楚,换一个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

软件开发: 15838307519(司经理)

网络营销: 13676968269(王经理)

网络建设: 13073737771(郭经理)

24小时服务电话: 0371-56683330

了解更多APP开发

+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