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郑州网络营销 > 新闻营销 > 正文

小米请沃兹 公关传播三个零分

作者:知网科技 日期:2016/7/11 18:44:58 人气:
标签:

  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受小米邀请来华做公关宣传,这是一个好的营销案例吗?作者觉得这次公关传播做得非常差,主要在于三败:借势贴标签的形式生硬,是为一败;话题切入点太Low,是为二败;没有植入正面积极的情感价值联系。

  【网上装逼 你必须学会的十个词汇】装逼的词年年有,去年特别多。评选了2013年的互联网十大新闻、十大人物,我们有必要新增一个新的评选“2013年中国互联网10大装逼词汇”:互联网思维、用户痛点、刚性需求、自媒体、战略性亏损、BAT、标准化产品、咖啡馆、颠覆、逼格。这里做出来的评选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网友评论:

  @大史莱姆MJ :抓住你们的痛点。。。松手啊魂淡!!!

  @生年不满百:BAT三巨头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咖啡馆的尝试虽然在前期付出了一定的战略性亏损代价,但其新模式颠覆了以往关于逼格的定义,因此而形成的标准化产品准确的击中了用户痛点、满足了自媒体时代的刚性需求,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哈哈屁颠:这些名词出现其实是创新的表现,不应属于装逼的范畴。可惜现在社会被滥用,一知半解的人通常喜欢把它们放到自己的文章、讲稿中,借以显示自己的“先进”。否则凭啥忽悠老板给我发钱啊。像互联网思维、资管时代等大多数企业领导者说的时候就当它是放屁给老板闻,你只是不凑巧也在等老板发钱吃饭围在老板旁边,一起享受了这股屁的味道而已。但是如果是张瑞敏等这样真知实干的企业家说互联网思维,那就好好的领会。

  @Singbay:哪个大佬开发布会都喜欢戴个耳麦做个人talk show,原来也挺烦的。后来一想,男人也追星,可以理解,没穿黑色高领毛衣把头发染个花白就不错了。跟随者很多,弄潮儿一两个。不甩装逼词汇会被业余,甩了的也不见得多专业。

  【小米请沃兹 公关传播三个零分】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受小米邀请来华做公关宣传,这是一个好的营销案例吗?作者觉得这次公关传播做得非常差,主要在于三败:借势贴标签的形式生硬,是为一败;话题切入点太Low,是为二败;没有植入正面积极的情感价值联系。

  网友评论:

  @依然的广路:大家都在讨论,不就是一种成功吗?小米布局的是国外市场,谷歌的副总裁+苹果的联合创始人,小米通过这些运作让自己树立东方的另一个三星级别公司形象,完全作者完全没有站在高度上看问题!

  @李茂森小朋友 :公关传播做不好比正面广告没做好的后果严重的多。或暴露出你对自己的产品不那么有信心了。

  @刘年喜:不要想着有什么伟力,坚持保持初心吧。不然,老死不远矣。

  @脚不湿 :再多名人大师说“好”,也抵不上用户及粉丝体验后说的“好”。

  【品牌营销新趋势:从代言人到设计师】传统上看,代言人营销绝对是高大上营销的不二法门。请得起代言人,意味着品牌已经发展到一定层次阶段了。电商界借助新媒体平台凭“小打小闹”立起来,但想要继续走得久远就必须吸收传统品牌的代言营销手法,并赋予它互联网时代的独有力量。

  网友评论:

  @山巅青枣树:骆驼这个案例,用娱乐手法做悬念营销,从代言人到设计师,打造产品魅力人格,让用户成为粉丝。

  @爱克华莱卫浴 :是的,纯粹的明星代言对90后没什么大的吸引力了

  @祝昌峰:不同的思维创造新领域的概念,方显独有的力量

  @路漫漫Echo :其实,品牌签约名人做设计师也好研发师也好,都还应该是广义的“代言人”,为品牌代言发声!PS:超级喜欢贝尔·格里尔斯!

  【黎万强:亚文化是产品经理必修课】要做出让年轻人热爱的产品,关键是要到年轻人第一现场去。今天,亚文化群体年轻人很重要的现场,年轻人现在消费的不是简单的功能,不是简单的品牌,他消费的是参与感。我们应该对未来的主流文化心怀憧憬、保持前瞻发现的激情。因此,亚文化是我们产品经理的必修课。

  网友评论:

  @谷雨_开心保:互联网一切的核心就是以用户为核心...

  @蟹小强Pxq :换汤不换药!老调重弹,换个措辞而已!所谓的90后就像当初的80后一样,之所以被人不理解,我觉得是不是可以从生理层面去看,当年80后被诟病的时候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和反常规是非常正常的,就像今天的90后,等95后到了25岁你在看看他们是否还是那么不可理解和不可理喻!

  @-Jenray-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很多时候都在把自己当作典型用户。做产品一定不能坐在屋里空想,要主动地融入目标用户群体并试图去了解他们,做互联网产品,就要“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要真正从用户的视角去看产品,把一切非必要功能去掉,把复杂的技术做到后台,让用户看起来简洁用起来顺手。

  【从卡尼尔撤出中国看本土营销】欧莱雅旗下品牌卡尼尔撤出中国了,美国露华浓也撤出中国了……这些西方大品牌撤离背后,暴露出一个问题:如何向一个迅速变化的市场销售大型消费品牌的产品。这也给营销人员一些教训:认真选择产品定位;不要设想你可以在不同国家,用同样的方式运用品牌和营销举措,或者取得同样的效果。

  网友评论:

  @雨天的天:产品定位不明确,是要吃亏的

  @零售商研究员:文章里面说的教训,相信每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公司都明白,事先都明白。但是为什么不是每个外资都能避免雷区呢?

  @钧轶品牌-刘小军:不同国家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思维理念、消费心理、行为习惯!不研究消费者,将注定失去消费者,最终将失去市场、牺牲自我。


(())
顶一下
参与讨论
姓名: 验证码:看不清楚,换一个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

软件开发: 15838307519(司经理)

网络营销: 13676968269(王经理)

网络建设: 13073737771(郭经理)

24小时服务电话: 0371-56683330

了解更多APP开发

+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