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营销型网站 > 正文

微信公众平台,腾讯针对公众媒体营销的一次创新

作者:知网科技 日期:2013/9/30 13:03:02 人气:
标签:微信公众平台 腾讯 公众媒体 创新

微信公众平台,腾讯针对公众媒体的一次创新

今天,登录微信的后台,我们看到微信已经“悄悄地”开放了公众平台!

之前微信开放平台内测的时候,我们作为第一批认证媒体入驻,用户能关注爱范儿的微信公众号,并每日收到少量精致的推送文章。这一平台向公众开放,意味着这个产品已经明确了它的发展方向,开始启航。普通用户得以一窥全貌,并将在新的形态下形成新的沟通场景。

——从今天开始,每一个人都可以用一个 QQ 号码,打造自己的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

如何申请及使用

使用 QQ 号码,可以登录 mp.weixin.qq.com ,确认成为公共帐号用户。申请的中文名称是可以重复的,你不需要担心上面有人抢注了你的微信公众号。

确认公共帐号后,就会进入微信公众媒体的后台。

后台很简洁。主要有实时交流、消息发送和素材管理。用户对自己的粉丝分组管理、实时交流都在可以在这个界面完成。

发布及订阅方式
它的最重要的发布和订阅方式,是通过发布公众号的二维码,让微信用户随手扫描订阅。任何微信公众帐号用户,都在设置种找到一个如下格式的二维码,品牌 ID 会放到二维码的中部。

你也可以有其他方式来订阅微信公众帐号。比如,通过微信号进行订阅,在微信上直接点按“添加朋友”——“按号码查找”,输入 ifanr 就可以查找并关注我们。但是对于目前开放申请的微信公众号,大部分微信号格式类似 gh_1f95ca2071e2 ,并不利于记忆和查找(此外,微信上面还可以通过发送名片的方式把你喜欢的微信公众帐号 ID 发送给朋友)。

消息推送和阅读
微信公众帐号可以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实现精准的消息推送。普通的公众帐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三个类别的内容。

而认证的帐号,有更高的权限,能推送更漂亮的图文信息。如下图,这类图文信息也许是单条的,也许还是一个专题。

遗憾的是,目前公众平台还不能做到更详细的分类订阅。相信假以时日,公众平台如果能更精准进行信息订阅,体验会更好。

在推送的打扰方面,用户订阅增加可能也会增加这方面的困扰,但是据我所知,下一版本的推送将全部取消声音提醒,以便把私人信息和内容消息区分。而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内容和品牌的选择问题——人们会喜欢少量而精致的资讯,而且随时可以离开。

两个人性化的功能设置

微信公众平台,腾讯针对公众媒体的一次创新
群发助手

由于公共帐号不能在手持设备上登录,因此,个人公众号可以绑定一个私人微信帐号,并可以在私人帐号上通过公众号助手(微信号 mphelper,你需要添加 mphelper 为好友)向所有公众号的粉丝群发消息。每次发送消息的时候都会被询问“是否确认发送”,消息提交过程比一般微信号的发送过程稍慢。

自动回复

由于是一对多的点对点方式,微信公众平台后台设置了自动回复选项,用户可以通过添加关键词(可以添加多个关键词)以便自动处理一些常用的查询和疑问。很多人玩过小黄鸡(SimSimi)吧?微信平台的后台智能程度还没有这么高,尚不能自行学习,不过匹配好关键字后仍然不错。

你可以试试和我们的官方帐号互动,看看它是怎么自动回复的。不过,自动回复其实对于非明星类的小媒体或者品牌来说,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我们都喜欢真正交流的乐趣和温暖。:)

一些细节看战略
平台的命名

微信的公众平台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最终定位为“公众平台”,无疑让我们看到一个微信对后续更大的期望。和新浪微博早期从明星战略着手不同,微信此时已经有了亿级的用户,挖掘自己用户的价值,为这个新的平台增加更优质的内容,创造更好的粘性,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生态,想必是平台发展初期更重要的方向。

推荐的认证类型

登录微信平台,我们看到平台的公众认证帐号主要有三个分类:阅读、媒体和明星。有趣的是,这种次序也体现了和平台命名相同的内涵。微信公众平台把“订阅”,也即是内容类的品牌放到了第一位。我相信这同样不是无意之举——这种细节透露出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公众”取向的核心定位。

目前的微信公众号有两类,“认证帐号”和普通的“公众帐号”有一些区别。任何人可以注册微信公众号,但是而申请认证则至少需要 1000 人个关注。这种对品牌的认证可以更好的在前期控制公众号的质量内容,在一个海量的开放平台,这种示范和培育对平台的发展无疑也是相当必要的。

认证的媒体,在微信的详细资料页面上面会有一些品牌的认证细节和官方链接。

品牌的传播

平台登录页面最底部的“我的品牌,上亿人看见”充分展示了微信对这个品牌平台的自信。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可以借助个人关注页和朋友圈,实现品牌的病毒式传播。每一个人的个人信息页,都会出现所关注的品牌 LOGO。你的朋友在关注你的时候,也可以知道你的偏好和关注。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是否展示品牌。

 

  1. 去中心化的平台级创新
    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微博。特别是今天我把消息发布到微博上后,很多回复都把它们两者相提并论。
  2. 不过,在我看来,它们是两种不同形态的媒体。微博有更强烈的传播和媒体属性,而微信有更强的粘性和沟通感觉,是一个私密纽带。目前,关注同一公众号(品牌)的用户之间也没有(社交)交集,人们关注,可能只是更直接的获得有用、有趣的信息。而对于公众帐号,这个过程则是了解和接触特定目标群体的直接、便利的途径。
  3. 虽然在终端的呈现上,微信是一个交流的工具。但实质上,微信通过这个公众平台提供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人们会更喜欢双向的沟通和交流。在这个平台,任何人可以发布,任何人可以有自己的族群。当对明星的仰望成为手机的直接交互后,去中心化成为必然。你所需要的,是自己的独特价值。这甚至和商业模式无关,因为无论媒体、商家、个体,无论大小品牌,都可以在同样的平台伸展。
  4. 有意思的是,我们发布消息到微博后,也得到了一些各种迥异、颇有价值的讨论。

@鄭峻:个人很喜欢作为社交平台的微信,但不喜欢每天收到一个类似手机报的新闻,这种被动阅读的方式和微博主动获取完全相反。之前加了几个媒体的微信公号,现在全删了。每每总以为收到朋友微信的时候,打开却是一个新闻早晚报,失望。

@来去之间:龙生龙,凤生凤,微信思路渐渐清晰了,有人要颤抖了…

@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商业模式基本清晰了。

@管轶栋:我已经把爱范儿的给删了。这是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有太多渠道可以获取这些资讯了。每有一个新产品受到欢迎,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将垃圾短信的模式给复制进去。拜托有点创意好么。

@全曼午:100 万个餐馆酒吧 KTV 都申请公众号的话…

@V-Prof-ydtan谭永东教授:快速的撮合,貌似效率高了,但伴随更大的不靠谱!更喜欢经过漫长“斗争”形成的较稳定的关系,比如微博。

@mrbrand龚文祥:我刚去注册了微信的触电报公众账号。任何有微信有关的事情都要从现在开始要注意,这才是未来。而那些买 10 年短信网址等投资都是扯淡

@美团陈亮:附近的人,附近的商家,附近的优惠折扣… 这是微信真正牛的地方

在微信 iOS 4.2 新版发布之后,我们对这个开放平台曾经有过这样的展望:

和 QQ 一样,微信将要成为平台。这一次依然是依托庞大的用户数量。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它在真正意义上提供一个真正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平台。明星、公司、媒体账号及商家、个人的认证账号等,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直面数量庞大的粉丝、消费者、读者。在微信平台实现点对点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服务的产品化,形成一个移动领域的生态系统,甚至会形成一个 Social CRM 的大体系。

微信的新版本,让我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移动平台化的腾讯,一个更注重用户体验的腾讯,一个扎根于海量用户的巨头,一个更快更狠的移动互联网强手。它的前景,远不止一个沟通工具这么简单。

一个基于海量用户的产品所带来的变化必然让人瞩目。不过,一个新事物的诞生之际,无论是弹是赞,欢呼还是唾弃,简单的论断必然单薄而苍白,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产品,陌生的模式,陌生的未来。

微信开放公众平台,更像是腾讯在奋力一跃前的深蹲。它为所有的社交主体提供了一个平台级的交流工具。而且开放了后台让这些主体能够依托这个平台形成更直接的交流社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相比微信此前功能级的完善,我们更喜欢这种平台级的开放和创新。

从门户,到博客,到微博,互联网的发展轨迹以话语自主权的变更为主导,随着移动终端的日益更新,从中心到个人的进展愈发迅速。我们的生活将因移动互联网怎么改变?从微博的名人效应为标志的信息中心化到微信的兴趣为主导、着眼长尾的信息去中心化,着眼于点对点的精确定位,或许才是移动互联网所带给我们根本变化吧。

微信公众平台:你不能再错过了
  最近,微博上刮起了一阵秀微信公众平台账号风,看到各种媒体、网站、草根大号都在秀二维码。我认为这可能是个新平台的崛起,就好像当年微博的崛起一样,往往第一批用户总能获得大量资源,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之所以预见微信公众平台能崛起,取决于它的一个广告语:我的品牌,上亿人看见。确实如此,博客你错过了,SNS,你错过了;微博,你错过了,而微信新推出的公众平台,你不能再错过了。

微信公众号的申请方式


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的申请地址及平台地址在:mp.weixin.qq.com 都去试试吧。

需要注意的是,已申请微信的QQ号不得再申请公众平台号了,只能从新申请一个QQ号,而且名字也无法修改,在准备一个人LOGO,注册时需注意。

 

如图所示,这是在微信中查看公众号的基本资料,右侧为设置的“被添加自动回复”功能。同时,还可以自定义用户的消息回复,自定义的关键词回复。比如用户发“你好”,那么帐号会自动回复设置好的短语,如“你好,欢迎加入站长那点事公众号,我的微信号是izhanzhang!”,如下图所示。

 

待公众号申请好后,就可以推广了,而大多数媒体会选择在微博进行推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微博看到那么多公众号的缘故了。

自此微信公众号就算申请完毕,下午为卢松松申请的微信公众号,由于限制,只有当用户数达到1000人以上时才能申请加V认证。认证的媒体,在微信的详细资料页面上面会有一些品牌的认证细节和官方链接。

 

Ps:有安装微信的站长,登陆后扫描上面的二维码,也可以直接添加微信号

站长可以加此号做研究、学习用。同时,本账号每天只推送1条以内的重大站长事件。

微信公众号适合做品牌推广
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有不少功能,比如实时消息,可以通过网页回复微信用户;用户管理,可以对订阅的用户进行分组;群发消息,可以对特定用户群发消息,实现精准推送;素材管理,站长可以把预先设置好的图片、语音、视频发送出去。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微信是社会化关系网络,注重点对点的传播,而微博是社会化信息网络,注重点对面的传播。

推广最核心的内容是:哪里人多去哪里,哪里便捷去哪里。就现阶段来说,对只注重SEO、流量的个人站长,你们使用公众号可能会失望了,因为它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流量。

微信是私密空间,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单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讲,微信只适合于点对点的口碑传播。如下图所示:

而微信公众号,其实相当于在微信里做“信息推送”,就好像网站的RSS订阅功能一样,用户订阅了你的公众号,那么就要被动的接受你发送的消息,无论是不是“精选”还是“定制”。这一点很可能会导致用户反感。

微信的推送是“精选”的,但是不是“精选”是由公众平台账号决定的,对用户而言,这真的就是他们想要的“精选”吗?你是否知道或者还记得QQ一直有在做企业QQ账号?在用吗?  本质上,微信与QQ有很大的相似性,QQ在做企业QQ账号,用户可以加企业QQ账号,接收信息并和企业交流。可是,然后呢?真希望大家知道或者还记得,并且去用。

微信和微博的基因非常不一样。微信根植于用户关系,微博则根植于信息关系。微博成功于twitter模式,一直在向facebook模式靠近,但并不算成功,很大原因便是新浪媒体属性重。而腾讯一直以QQ这一用户关系产品为中心,这也导致了微信难以成为信息平台。

写在最后:
不管怎么样,微信的强大的约泡功能已经积累了大量用户,微信正在朝商业化方向走,很快会形成一个营销渠道,感兴趣的站长不妨一试。

 在某IT评论网站看到一篇号称是微信公共平台干货分享的文章,立马点进去查看,结果却大失所望。仅仅是微信公共平台如何开通的介绍。实在是徒有虚名的标题党。文章名字可以适当夸大,但必须真有内容,否则你就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

  言归正传。今天讨论为什么微信公共平台能火。

  第一:微信用户的真实性。微信从一诞生就拥有真实的基因,一开始就严格限定与手机号绑定。微信可以说是中国最严谨的实名认证社交平台。无论微博,还是早一点的人人网、开心网都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正因为如此也才有了“一千个微信粉丝相当于十万微博粉丝”的说法,听起来有点夸张。实际上我认为非常符合实际情况,原因:

  1.即便是你的粉丝,你发的微博他也不一定能看到,因为他同时可能关注了n多人。大家可以想一下,我关注了100人,那么你发一条被我看到的几率约为1%。微信不同,微信是一对多,直接到手机。达到和被观看几乎是100%。但就这一点,微信就比微博厉害太多。

  2.微博粉丝获取太过容易,切不可控,你无法保证你的粉丝都是你想要影响的受众,微信却可以做到。你印象了一千个与你业务无关的人和影响了十个潜在客户。你会选择哪一个?

  第二:微信公共号粉丝的可控性。

  正如上所述,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微信公告号粉丝的受众群体。比如,我一个朋友做了一个微信号:农村信用社考试网。专门做农村信用社考试资讯,书籍,以及培训课程。定位相当精准。我请问,一个平时只关心美女的屌丝会不会去关注这个号?微信公共平台的定位可以首先做一次受众的筛选。再次,微信公共号的推广过程又会做一次受众的筛选。还以上面的例子。做农信社考试类的微信公共号,我想肯定不会去美女社区做宣传。没有任何价值的粉丝要来何用?

  微信公共号粉丝的可控性还体现在后台强大的分组功能。有这个功能你就可以把粉丝分门别类:比如按地区分,河南,河北;按需求层次分,有的可能只是偶尔买本书,而有的则有强烈的报全程培训班的意愿;甚至你还可以按性别分,对女粉丝多用些情感诉求的文案,而对男粉丝,多采用理性诉求的文案。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

  第三:微信公共平台第一次给大家提供了真实感受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行业内对移动互联网有诸多期许。很多互联网的大佬们也对移动互联网的美好未来做了很多的描绘。大家内心都憋足了劲想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会。但是一直没有突破的契机。微信公共平台的横空出世,让大家可以很轻易的实现自己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梦。第一次感受到原来移动互联网离我们如此的近,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已经被我们触摸到。大家内心都沸腾了。微博大号们争先恐后的推出微信公共号,无一不是想占领先机。

  微信公平平台挟微信迅猛发展之勇,一举成名,顺应移动互联网之大势,一路高歌猛进。火起来,真是合情合理。

 

 


(())
顶一下
参与讨论
姓名: 验证码:看不清楚,换一个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

软件开发: 15838307519(司经理)

网络营销: 13676968269(王经理)

网络建设: 13073737771(郭经理)

24小时服务电话: 0371-56683330

了解更多APP开发

+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