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郑州网络营销 > SEO优化 > 正文

后博客时代自媒体发展:从平台到品牌的蜕变

作者:知网科技 日期:2016/7/5 11:34:59 人气:
标签:

  进入2014,感受到的新年首变就是自媒体的“挺进”:受邀开通科技专栏、加盟搜狐自媒体平台、写作重心转向微信公众账号……管中窥豹,越来越多的作者已经或正在成为“自媒体”,越来越多的平台正在打造或酝酿成为“自媒体”。IT写手“孕峰”打响个人品牌、“罗辑思维”创新盈利模式、央视名嘴郎永淳开通“郎读”、百度推出“百家”、搜狐上线新闻媒体平台、腾讯引爆微信公共账号、种种迹象表明,“东风来了,自媒体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说到自媒体,自然会让人联想到2006-2008年博客的昙花一现。忆当年,全民开博、明星领衔、草根狂欢,以至于多年之后,依然有人感叹,博客的繁荣为何没有催生自媒体的崛起?从博客到自媒体,距离到底有多远?

  

 

  一、博客做的是“平台”,自媒体做的是“品牌”

  从“平台”到“品牌”,这样的前进和蜕变,不仅源自于互联网人理念的创新,更取决于互联网发展环境的改变。包括互联网在内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深深地刻有所处时代的烙印。从“平台”到“品牌”,打一个或不精确的比方,对于平台提供者而言,如同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到“中国创造”(CREATED IN CHINA);对于内容生产者而言,如同从“贴牌生产”到“品牌经营”。看似一字之差、概念迭代,实则天壤之别、格局巨变。

  具体而言,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所谓WEB2.0时代的平台,做得更多的是“我搭台、你唱戏”,平台提供者牛气地说,"舞台是你的,也是我的,但归根结底是我的”。对于博客用户而言,其结果是有人气、有粉丝、有影响,但无品牌、无版权、无收益,“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而移动新媒体时代的自媒体,做的是“你搭台,我唱戏”,这回换做内容生产者自信地说,“舞台是你的,也是我的,但归根到底还是我的”。

  如果说博客时代,是以明星大佬为代表的互联网塔尖小众的胜利。那么,自媒体时代,是以草根精英为代表的“长尾”大众的新生。——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博客追求的是“博”,自媒体追求的是“深”

  从内容层面讲,当初的博客,内容五花八门,话题包罗万象。从网民的喜怒哀乐,到每天的吃穿住行,再到娱乐体育、时政财经、科教文卫,范围不可谓不广也,称为“博”客,名副其实。遗憾地是,由于开设博客门槛极低、用户水平参差不齐、文章内容鱼龙混杂,除了明星、媒体以及少数草根的高谈阔论能广为传播外,多数草根文章淹没在各种心灵鸡汤、儿女情长、笑话段子中,眠于深海不见阳光。这也最终导致了博客的没落。待发展到140字以内的微博,除了“转发”等功能增强了互动性,手机发布实现了移动化之外,内容与博客几无二致,话语权始终掌握在少数名人、媒体等网络大V和意见领袖手中,内容也逐渐从最初的真性情、高质量再次走向僵尸粉、心灵鸡汤。

  有人说,博客满足了上一个十年网民的窥私欲和表达欲,微博契合了当下快餐经济、碎片阅读的社会心理,而伴随着互联网逐渐向垂直化、本地化、个性化发展,6亿网民显然不再满足于“我知道”和“我被知道”,在过往追求速度、广度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渴望深度、态度。“为什么”、“你怎么看”,这是博客、微博的软肋,又恰是自媒体的优势。

  在笔者看来,移动新媒体时代依然是渠道先行、技术驱动、内容为王,有公信、有品质、有深度、有观点的自媒体内容,则是“王冠上的明珠”。

  2014年伊始,感受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我们有无数个喝彩理由。但同时,什么是自媒体,如何成功打造具有鲜明个性和过硬品牌的自媒体,又亟待重新定义和审视。

  自媒体,WE-MEDIA,概念由谁提出,翻译出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WE-MEDIA,而非I-MEDIA。尽管望文生义来看,“自媒体”有“自己的媒体”之语境,但毫无疑问,“我们的媒体”更符合互联网自由、平等的精神,也更符合媒体开放、共享的理念。

  自媒体,我们的媒体!我们,包括了你、我、他,包括了作者、平台、读者。麦克卢汉在其代表作《理解媒介》中提出过两个著名论断:媒介即是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在哪里写,决定了写什么,而写什么,决定了你是谁。自媒体正是该论断的最好实证。

  我们欣慰地看到,2014年自媒体发展伊始,就有了腾讯大家、微信公众平台、百度百家、搜狐移动客户端这样有影响力的媒介。与国外自媒体多以独立博客、独立网站、独立域名、各自为战发展模式相比,可以说,中国的自媒体从一开始就开上了“高速公路”。

  当然,问题也接踵而来。高速不止一条,如何避免“同质化”发展?准入门槛多高,如何避免陷入信息红海?商业模式在哪,如果让自媒体获利?游戏规则谁定,如果形成健康的自媒体生态圈和可持续的产业链?这需要平台运营者有一个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如果不知己知彼未雨绸缪,势必在激烈竞争中落败。

  对此,给平台提供者提三个建议:

  一、平台吸引力

  Twitter联合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 Williams)说过,打造一个内容平台,与发行一份报刊的盈利模式是不尽相同的。要想打造内容平台,你必须具备商业化使用规模,只有具备规模才能赚到钱,这个理念应当是:有大批人们创作内容的动机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他们想要创作。对于自媒体而言,此番观点可谓切中要害。

  一个优秀的平台,至少要有两大吸引力:一是创作的吸引力,让作者在平台上有写作的兴趣、有创作的欲望。根据笔者切身体验,这是现有自媒体平台的短板。百度、搜狐、腾讯……还是其他家的自媒体,后台都是枯燥的导航条和平庸的CMS,缺乏能够激发灵感和创意的颜色、设计和页面,让人没有直接在后台写作的欲望。前台则多是WordPress风格的模板、多以专栏形式的呈现,除了名称外,丝毫体现不出自媒体和博客的区别。这一点亟待改进和创新,而且越快越好。

(())
顶一下
参与讨论
姓名: 验证码:看不清楚,换一个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

软件开发: 15838307519(司经理)

网络营销: 13676968269(王经理)

网络建设: 13073737771(郭经理)

24小时服务电话: 0371-56683330

了解更多APP开发

+好友